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顿亚"系阿拉伯语音译,即"今世"、"现世""尘世"。"顿亚"是伊斯兰教两世兼顾思想的重要内容。《古兰经》云:"你应当借真主赏赐你的财富而营谋后世的住宅,你不要忘却你在今世的定分。你当以善待人,象真主以善待你一样。你不要在地方上摆弄是非,真主确是不爱摆弄是非者。"(28∶77)。穆圣曾说:"你当为今世而奋斗,犹如你将长生不老;你当为后世而行善,犹如你明日即将谢世"。上述经训教导穆斯林如何对待今世、如何做  相似文献   
212.
韩林合 《世界哲学》2012,(3):77-87,161
《哲学研究》第95节是该书中非常重要的一节,也是相当令人费解的一节。它所处理的问题是:心灵表现何以可能?本文将首先介绍维特根斯坦有关心灵表现问题的一般观点,接着将对第95节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指出其他解释者的相关误解。  相似文献   
213.
邓亚乔 《美与时代》2013,(11):111-112
从古至今对于艺术的思考从未停滞。对于艺术又是谁人的艺术,艺术品的目的何在,艺术品的本质为何?这些与艺术相关、丰富艺术内含的思考让我们更了解它,无限接近它。艺术围绕人的存在而存在,以人为创造主体而展开。艺术,它也是人学的一个表现方面。作为人学的艺术以艺术家为创造主体,从人的视觉角度去认知世界,力求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它的存在不仅仅在于艺术品本身,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意义。  相似文献   
214.
许剑峰 《美与时代》2013,(6):112-115
融合对象是影视及游戏创作者将各种现实或者非现实的造型元素进行混合创作出的视觉对象。对融合对象的各种元素需要动态表现的属性进行分析和提炼,找出融合要素之中可能存在的共同点和平顺转化的切入点是极其重要的。同时还要善于利用融合对象之外的元素去帮助实现其动态表现,从而增强动态表现的识别度与效果。这在影视动画和游戏中都可见到大量的运用案例。  相似文献   
215.
卢乾坤 《天风》2013,(1):32-34
弟兄姊妹是否发现,生活中常常伴有缺憾呢?比如,“我虽然虔诚信神,但活得很累。工作做得好,会惹来同事嫉妒;做得不好,又会导致下岗。”比如,肯尼迪总统曾感叹:“生活是不公平的,有的人疾病缠身,有的人却健康安详。”又比如,美国作家杨腓力在《无语问神》一书中,探讨了不少让人困惑的问题,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在苦难中,神为什么没有显神迹去帮助基督徒呢?  相似文献   
216.
运用元分析方法考察自我损耗对运动表现影响及其调节变量。通过中英文文献搜索,共纳入31篇文献和37个效应量,总样本量为1613。结果:(1)总体效应量检验发现,运动任务中的自我损耗为中等效应量,d=0.55,95%CI为[0.39,0.71];由于存在发表偏倚性,该中等效应量可能会被高估。(2)调节变量检验发现,自我损耗效应量较少受研究对象来源、研究对象类型和运动任务类型的影响;但受损耗任务类型和技能型任务中压力情境的影响。(3)执行运动任务时,主观体力感、心率和肌电等指标不存在自我损耗效应。这些研究结果支持了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具有普遍适用性,自我控制资源的领域普遍性以及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与注意控制理论整合的观点。未来研究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拓展运动任务中自我损耗应对和自我控制训练的研究。  相似文献   
217.
外显问题行为是指一组表现在外的、反映了儿童对外部环境消极反应的行为。研究表明婴儿最早于8个月时便已出现外显问题行为,且婴儿期这类行为主要表现为愤怒/发脾气、不顺从/反抗、攻击、破坏性、过度活跃、注意力不集中等,其成因可从早期经验因素、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等方面解释。此外,外显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可从差别易感性理论入手,从而为特定气质类型以及携带可塑性基因的婴儿提高了外显问题行为的干预效果。本文在梳理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的局限性进行了小结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18.
穆达先生是南京回族作家,他的长篇小说《白河逝水》完稿后,曾两次请我审读小说中所涉民族宗教内容,于是我有机会成了这部小说最早的读者。当我读完小说时,内心有一种隐隐的震撼。这种震撼不止于小说真实典型地再现了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也不止于对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回族穆斯林生活的生动描述,还在于小说的结构形式以及这种结构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219.
2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