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651篇
  150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81.
内隐学习潜在机制研究的某些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学习需要一定的注意和工作记忆参与,但关于它们影响内隐学习过程的潜在机制尚存在争议;随着内隐序列学习研究的深入,研究们开始关注序列知识的表征问题,这为揭示内隐知识的潜在表征机制开辟了新的途径;有关内隐学习神经机制的研究表明,基底神经节、联合区、额叶在内隐学习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82.
内隐记忆任务分离范式的新进展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间接测验和直接测验的系统比较促进了对两种测验内在机制的认识。加工说坚持“认知经济”的原则,指出当代心理学的中心任务是阐明各种记忆任务的编码、贮存和提取加工。多重记忆系统说主张在加工观点中加入某些结构限制,强调探讨不同记忆系统的操作特点及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两种观点的融合成为一种趋势。视触通道可能具有共享表征以及新的信息加工模型的提出向任务分离范式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883.
小学教师课堂信息表征对知觉加工能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80名20~40岁小学教师进行实验室实验与心理测验,探讨小学教师表征深度对不同类型课堂信息加工速度和判断准确性的影响,并对部分参加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访谈。结果表明:表征深度对课堂信息加工速度有显著的影响,对课堂信息判断正确率没有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访谈结果与实验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84.
探讨网络成瘾者在编码和再认阶段是否具有负性的社会认知加工特点.采用Tversky的社会认知实验范式对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与非网络成瘾者相比,网络成瘾者具有更多的负性编码,存在负性编码偏向;(2)与非网络成瘾者相比,网络成瘾者具有更多的负性再认,存在负性再认偏向;(3)网络成瘾者在编码和再认阶段具有负性的社会认知加工特点.  相似文献   
885.
儿童心理折叠能力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建农  周林  查子秀  徐凡 《心理学报》1997,30(2):160-165
本研究主要考察儿童心理折叠能力的发展。结果表明:(1)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心理折叠能力随年级(年龄)的上升而提高;(2)智力高的学生的心理折叠能力显著高于常态学生,而且,智力与年级之间存在较强的交互作用说明,智力是影响心理折叠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3)在本文所涉及的条件下,就总体而言,男生的心理折叠成绩高于女生。但这种性别差异主要不是来自常态组,而来自超常组;(4)不同被试组儿童的心理折叠能力具有不定全一致的发展曲线。  相似文献   
886.
表征动量是指由于诱导物理动量的作用, 人们对先前运动刺激最终位移的记忆将沿着运动的方向向前发生偏移的现象。诱导物理重力、摩擦力、万有引力同样影响运动刺激最终位移的定位, 扩展了表征动量的概念。相关的表征动量理论模型有:内化理论、朴素物理理论、预期理论、网络模型、眼动理论、双加工理论和计算理论。未来的研究应分别从普遍性和特殊性方面继续探讨表征动量的理论模型, 并加强神经机制的研究, 以便更好的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内隐运动。  相似文献   
887.
采用复制法,考察Müller-Lyer错觉条件下,长度加工与时距估计的关系。实验1和实验2分别采用实线段和空线段,结果发现,图形的客观长度越长,估计的时距越长;箭头朝向造成的主观长度错觉对时距估计无影响;时距对长度判断的影响较小。实验3进一步操作线段长度和箭杆方向,发现长度错觉不影响时距估计与错觉量的大小无关。研究表明刺激的客观长度与时间在心理表征上存在自动化的联结,也受到刺激、实验方法和时距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8.
实验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以大学生为被试,运用非洲、欧洲、亚洲三个不同种族的面孔照片,探究异族效应与加工方式的关系。行为实验结果显示,被试对非洲面孔的反应时快于欧洲面孔,且两者均快于亚洲面孔。ERP研究结果显示,亚洲面孔的N170波幅显著小于非洲和欧洲面孔的波幅,后两者的N170波幅没有差异,而且亚洲面孔的倒置效应最大。研究结果说明相对于异族面孔,本族面孔更多地使用构型编码的加工方式,且N170成分表现出右半球优势。  相似文献   
889.
采用内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实验范式,材料为小数(1~4)和大数(6~9)的阿拉伯数字,以判断数字是否大于5为任务,考察内源性和外源性线索不同注意条件下SOA对数字距离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内源性线索条件下,随着SOAs增加,大小数的距离效应逐渐增大,当SOA为900ms时,大小数的距离效应最明显;(2)外源性线索条件下,当SOA为300ms时,大小数的距离效应最显著,随着SOAs增加,大小数的距离效应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8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