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广东省潮阳峡山妙吉祥堂,有一位出家于五台山圆照寺的著名僧医释妙空。1991年,他的恩师清海上师圆寂后,他带着恩师“慈悲利济,普度众生”的遗愿,回到故里,建起了妙吉祥堂金刚道场,树起了五台山黄教的法幢,弘扬起了师爷能海上师所传的密法。他不仅率领四众弟子修持密法,而且伏案疾书,出版了《赞文殊菩萨偈注释》和《销释金刚科仪宝卷集注会要》等书。  相似文献   
52.
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从成立以来.一直奉行“汇入主流,服务主流”的办会方针,坚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引.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积极组织和引导今省教育界的陶子们开展“学陶师陶研陶”活动,  相似文献   
53.
《庄子》与《管子》之间有着较复杂的关系,它们都以“道”、“气”解释世界和人的存在,把“道”作为价值和意义的根据,但《庄子》更多关注的是个体性的存在,即治身问题,而《管子》则服务于治国之道,把治国与治身相结合。《庄子》对“名”持一种否定的态度,拒斥功名,《管子》不同之处在于把“名”与法术相结合,运用于政治。  相似文献   
54.
仁作为儒学体系的核心概念 ,其所以高于其他诸德 ,在于它是作为一种基本的原则和精神而贯注于诸德之中并统摄诸德的 ,此即所谓“全德之名”。“全德之名”的理论价值还在于 ,它把仁从伦理道德的范畴系列中提升了出来 ,突出了仁的哲学意义。在孔子的学说中 ,圣是指有仁德的君主 ,而不是在仁之上的另一个更高的道德境界。对于普通人来说 ,圣是高不可攀的虚位概念 ,而仁却是简易平实、切实可行的 ,这一区别决定了道德人格的最高目标只能是仁而不是圣  相似文献   
55.
罗祥相 《现代哲学》2016,(1):112-116
庄学史上的注家试图用各种方法,避免诠解出庄子的"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有许人"为恶"之思想。然他们的这一做法,并不得当。应老实承认,"为恶无近刑"之本义就是:人若"不得己"为恶时,应以"无近刑"作为自己的行事底线原则。庄子这一思想,虽放低了对人们的道德底线要求,但它是一有特殊情境针对性的思想原则。故它并非在主张两间之苟且做法,以为全生避患之计。  相似文献   
56.
本文构造了直言推理的一个系统MA,内容包括直接推理和三段论,但未考虑单称命题。此系统实际上是名辞逻辑系统MZ的子系统,精确地说是关于类名及其否定和由它们形成的本辞的系统。文中证明了系统MA的可靠性和完全性,并提出了它的自然推理系统。  相似文献   
57.
王培焰 《思维与智慧》2001,(9):37-37,43
何谓“衍名”?简言之,就是在日常交际中,说话人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向,将对方、他人或自己的名字拿来,加以解释、推衍、想像、发挥,以创造某种积极的表达效果的语言技巧。这方面,古今不少名人给我们留下很多生动有趣的故事,足资我们玩味、借鉴。 顾况笑谈“居易”《唐摭言》里有个小故事:白居易初次到长安应举,因为没有名声,就拿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谒老诗人顾况,希望能得到他的赏识和推荐。顾况见他名“居易”,就开玩笑说:“长安百物昂贵,居住下来很不容易。”等到读了《赋得古原草送别》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不禁…  相似文献   
58.
在魏晋玄学中,竹林玄学派的代表嵇康、阮籍逆流而动,打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 旗号。对此,思想史家中一向存在嵇阮阳尊道而阴奉儒之说。本文试图通过对嵇阮文本的详细阐释 表明,嵇阮的“越名任心”论乃是一种地地道道的道家反名教尊性情(自然)的观念。本文认为,嵇阮 二人早年都曾经服膺儒家目的性的礼教,但后来由于目睹现实的礼教沦为了手段性的礼教(成了捞 取名利的工具),儒家理想的破灭使他们毅然弃绝儒家而走向道家,完全抛弃名教而推崇自然,“越名 任心”论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59.
通过梳理<针灸甲乙经>穴位名,指出一些穴位名称蕴含着我国古代哲学中的五行思想;通过对五行思想的了解可以为这些穴位名找到非常明确的命名依据并确定其词义来源.为重新认识穴位的具体内涵及其施治功能提供词源学的观察角度,也为词源学的研究提供传统中医文献材料.  相似文献   
60.
从"道"的高度来考察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趋势可以发现,从重道体向重道用的转向是这一历史阶段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有鉴于战国时期思想文化所呈现出的宏阔博杂之态势,本文主要以《管子》四篇为文本依据与考察重点,围绕《管子》四篇中的精气说、心说、名与礼法思想等方面展开行文。最后,文章认为,从重道体到重道用的转向以及对于后者的日渐重视,经历了整个战国时期乃至秦汉,而对于道用的愈加重视与探讨则是一种必然的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