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中国宗教》2022,(10):30-32
湖北省是全国宗教工作任务较重的省份之一,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五大宗教俱全,传播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省全面领会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不断深化对宗教问题、宗教工作规律性认识,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相似文献   
92.
传道与行道     
孟素 《天风》1996,(2):36-36
作为神所喜悦的传道者,他必须既是一个优秀的传道者,又是一个模范的行道者。我们知道传道不同于演戏。演戏可以不管员台上唱的和台下行的不一致。传道者可不能这样。因为听道者不仅要听你讲一番好道,更要看你有一个遵守主道的好行为。  相似文献   
93.
杨仲明生平     
杨敬修,字仲明,号秀真,以字行,经名萨里哈,世称杨才子。回族。1870年(清同治九年)阴历七月生于河北省黄骅县东段儿庄。时黄骅称盐山,在河北省东南部海边,毗连山东。这一带因为靠海边,七地多盐硷,地方很苦,再遇到荒年,就更困难了。大约在杨仲明七、八岁时,他家逃荒到了百余里外的天津海下新城镇。  相似文献   
94.
一、忏悔与五法忏悔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一说,忏悔是其中之一。忏悔是华梵合成词,忏即忏摩的略称,梵语ksama之音译,意思是请求被冒犯对方息瞋,容恕自己的过错,因为请恕必须用一定仪式表达,使  相似文献   
95.
妙华 《佛教文化》1995,(5):13-13
传法之大事,乃正法所关,非比儿戏。背理而行,自他非益。而传佛的心印者,也是上层之事,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愚拙如我年逾八十,心思悄然未悟。归家无物,何敢越规犯份?  相似文献   
96.
孙凯 《法音》2015,(3):41-44
<正>目前所知,关于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第一本完整而清晰的神话性传记是马鸣的Buddhacarita。马鸣是印度文学史中的重要诗人,活动于1-2世纪。鸠摩罗什译《马鸣菩萨传》,禅宗尊马鸣为天竺第十二祖,但关于马鸣的记述文字神话多于信史,其本名、籍贯、活动范围都不能确定,唯一部Buddhacarita流传至今。一般认为,这部作品的中文译本叫做《佛所行赞》,北凉昙无谶译,南朝宝云另有异  相似文献   
97.
元代天如惟则禅师,是中峰明本法嗣弟子之一、临济宗虎丘绍隆下祖先系中的名僧之一,曾显赫一时,与当时的许多文人、官员联系颇多,也得到了当朝的青睐,被赐予"佛心普济文慧大辩禅师"尊号及金襕法衣。通过相关史传资料和《天如惟则禅师语录》,考辨天如惟则禅师各个时期的行历事迹,并重点介绍惟则禅师的重要著述《楞严经会解》。  相似文献   
98.
中观心论·入决择瑜伽师真实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印度佛教哲学家清辩所造《中观心论》(含颂文和注释),其中第五品《入决择瑜伽师真实品》专门驳破唯识的主张,大乘佛教因此遂裂为中观和瑜伽行(唯识)二派,史称“空有之诤”。这一品曾由佛学家吕敬在20世纪50年代依藏文译本翻出,但一直没有正式出版。今整理者据金陵刻经处所藏稿本刊出,供印度哲学史、佛学和梵藏文佛典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99.
一位离过两次婚,第三次婚姻又濒临破裂的好莱坞女影星,对她祖母的婚姻竟维持了60年感到不可思议。她不相信祖母能使她做演员的丈夫爱得死心塌地,因为这位祖母只会洗衣服做饭又不十分漂亮。一天,她拿出一张磁盘,这张磁盘是她第一次结婚时,父亲  相似文献   
100.
<正>孙中山在其论述中,常以 "知觉"的不同把人分为 "先知先觉"、"后知后觉"和 "不知不觉"三种。这种观点长期以来被视为抹煞了人的阶级性和劳动人民的力量,是唯心主义英雄史观。今天,当我们从人的认识和历史实际出发重新审视这种观点,则会发现其中有许多合理的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