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3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顾乃忠 《学海》2004,45(1):11-28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可分为前期理论和后期理论。马克思的前期东方社会理论以内因决定论和历史主义为其哲学基础 ,主张历史发展单线论 ;马克思的后期东方社会理论以外因决定论和人道主义为其哲学基础 ,主张历史发展双线论。马克思的前期东方社会理论和后期东方社会理论是两种完全对立的思想体系 ,人们只能从二者之中择其一 ,而不可能兼而蓄之。  相似文献   
222.
在写作《心体与性体》的时候,牟宗三的存有论思想已经基本成形。由于他此时仍不承认知性有其存有的意义,所以并没有将有关的思想直接冠以存有论的名称。深入研究这部著作中的有关思想,是全面理解牟宗三存有论思想的入门捷径。  相似文献   
223.
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审视治疗性克隆,治疗性克隆研究能够为人类造福,是可以得到辩护的.义务论认为,胚胎不能作为试验的客体,反对治疗性克隆研究.而关怀理论学家则不支持治疗性克隆研究.  相似文献   
224.
张化蒙 《法音》2004,(2):17-23
无论是中观学派,还是整个佛学界,甚至教外研究龙树(约2—3世纪)学者,都认为“毕竟空”是贯穿龙树一代学说的核心,这似乎已成定论。但笔者在研习中观学时,发现贯穿龙树一代学说的关键不是“毕竟空”,而是“二胜谛”。此一观点,笔者在拙文《龙树对“缘起”“空”“中道”思想的统  相似文献   
225.
陈兵 《法音》2004,(8):3-10
人间佛教自20世纪20年代由太虚大师等提倡以来,经过近80年的研究、实践和弘扬,已经被中国海峡两岸的广大佛教界人士普遍认同,受到社会的好评,影响波及海外,越来越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综观当代全球佛教,即使未明确打出“人间佛教”的旗帜,而其思想内涵和发展趋势,很多与中国的人间佛教之旨不谋而合。事实证明,人间佛教,是深契佛陀本怀、适应现代社会的佛教模式。可以断言,它将进一步发展,极有可能成为21世纪全球佛教的基本模式。人间佛教虽然重视“人间”———现实人生的改善,人类社会的建设和发达,或曰“人文精神”的强调,而终归是“佛教…  相似文献   
226.
上博简<孔子诗论>是一部具有丰富哲学和礼学内容的<诗>学著作,作者一方面以子思学派的性情学说论<诗>,大力张扬诗歌的性情,继承并发展了<尚书·尧典>的"诗言志"思想,以性情作为诗歌"言志"的内涵,使儒家诗歌理论建立在心性哲学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又主张用礼义学说对诗歌情感进行约束和规范,表明了儒家对待情感问题的原则立场,初步呈现出"发乎情,止乎礼义"的理论倾向.中国儒家关于诗歌抒情的理论框架在此已经隐然成型.  相似文献   
227.
智力落后的成因--当代智力理论新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文 《心理科学》2004,27(6):1438-1441
智力落后的成因历来存在争论。本文在当代复杂系统智力理论的视野之下.从Sternberg的三元智力理论和Das的PASS模型入手,分析了智力落后本质及成因的新解.揭示了智力落后理论研究的认知心理学新走向。  相似文献   
228.
杨维中 《佛学研究》2004,(1):146-159
隋唐时期,道教继续延续了在佛道论争之中建构自身心性思想的历程。特别是唐初佛道论争所提出的问题,对于日后道教心性论的形成与成熟起了推动作用。两次佛道争论高潮中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仅对于唐初佛道论争所涉及的心性思想方面的内容作了分析,认为二教对于“道”与“道体”范畴的不同理解以及对于“道法自然”、“道生万物”等本体论、本源论命题的不同看法,不能不说与佛教思想的激发及其佛道争论的刺激有重要的关联。特别是佛教心性论只是道教思想家进行思想创造的“前理解”与诠释背景,他们的诠释对象仍然只能是道教及其道家思想传统,因此,道教心性论思想的若干命题即便是与佛教的相关部分非常相似,但其基本精神仍然是道教的。换言之,佛教心性论影响道教心性论的最大者其实是哲学方法,而非简单的名词与命题的移植或模仿。  相似文献   
229.
最近读到大连大学特聘教授葛志毅博士的新著《谭史斋论稿续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深感葛先生学识底蕴的丰厚和治学态度的严谨。在他的著作里,不但可以看到对古代文化的深入探研,而且还可以看到对于文化研究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230.
崔占玲  刘烨  张积家 《心理科学》2012,35(4):916-920
运用自然分类和多维标度方法,探讨基诺族中学生的亲属词概念结构特点。结果发现,基诺族亲属词概念结构有两个维度:(1)亲密程度;(2)照顾者/被照顾者。这与汉族中学生的亲属词概念结构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明显差异。这与基诺族的血缘婚制度以及马来亚式亲属制度等历史积淀有关,也与基诺族跨越式发展中他文化的渗透和主文化的变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