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5篇
  免费   471篇
  国内免费   1323篇
  3979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阈上或者阈下的安全依恋启动可以使个体获得暂时的依恋安全感,并对个体的社会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个体会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揭露行为以及更少的欺骗、歧视行为和道德脱离行为。这可能是因为启动激活的依恋安全感迁移至外显行为。脑神经活动是迁移顺利发生的生理基础。今后的研究可以设置更具生态效度的实验条件,以其它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或者结合当前研究提出的迁移视角,进一步探索安全依恋启动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2.
情感、理性、责任:个人慈善行为的伦理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慈善行为从本质上讲是高尚的道德行为,这决定了从伦理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的根本路径。个人慈善行为的发生是道德情感、道德理性和道德责任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道德情感是原动力,道德理性是助动力,道德责任是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843.
关于儿童如何理解假装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幼儿能够从心理角度理解假装。另一种观点认为,幼儿只能从假装行为角度理解假装。本研究通过自制录像,考查了3~5岁幼儿对假装游戏中意图和行为作用的理解。实验中,给幼儿呈现3种不同类型的录像情境:有意图-有行为、有意图-无行为和无意图-有行为,要求幼儿回答录像中的主人公是否在假装。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在录像中主人公明确表达其假装意图的情境下,幼儿能够从心理层面理解假装,并且3~4岁幼儿存在一个快速发展期;同时,假装实体的熟悉度可能影响幼儿对假装的理解。  相似文献   
844.
集群行为:界定、心理机制与行为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集群行为有两个特征:以群体行为的姿态出现; 行为的目的在于提升群体的利益。集群行为理论、精细化社会认同理论和去个性化理论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集群行为的形成、发展及维持进行了解释。其中, 社会认同、愤怒情绪以及效能感描述了集群行为发生前的心理准备状态; 群际间不良的互动模式以及志同道合者的出现, 是大规模集群行为得以引爆的重要条件; 而在集群行为爆发后, 群体内所形成的暂时性的、情境性的“规则”则是集群行为得以维持的关键。目前集群行为研究常用的方法有:特定情境下的参与行为意向测量和对历史数据的回溯。西方集群行为的理论与研究对于探讨我国群体性事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45.
文章采用自编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问卷对79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测查。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由学校认同、利他行为、责任意识、人际和谐和资源保护等五个因素构成;职称和学校等级对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影响;高级职称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高于低级职称教师;省一级学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高于市一级学校教师,而市一级学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高于区一级学校教师。  相似文献   
846.
通过对多动症 (MBD)儿童的智力、行为和认知事件相关电位的分析研究,发现多动症儿童的智力水平正常但均数都低于正常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和行为量表指数高于一般正常儿童,反映大脑认知功能的事件相关电位的N2、P3的潜伏期较之正常儿童组均延长,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847.
情绪智力的能力模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有关情绪智力的研究受到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其中的能力模型理论颇具影响力。该理论将情绪智力界定为一种独立的智力成分,并深入阐述了情绪智力的本质及测量问题,是一个有价值的理论。文章对该理论模型的现有的研究做了大致的回顾。  相似文献   
848.
本研究测查了183名儿童在一年级期间(学年初,学年中,学年末)的词语阅读能力(词语解码,阅读流畅性)及一年级末和二年级末的阅读理解能力,采用分层线性模型估计每名儿童在一年级期间词语阅读能力的初始水平和发展速率,以考察二者对阅读理解能力的独立预测作用。结果表明,词语识别的初始水平和增长速率都能独立预测一年级末和二年级末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流畅性的初始水平和增长速率只能独立预测二年级末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可以预测阅读理解能力在一年级到二年级的增长。  相似文献   
849.
儿童的决策行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现有的研究表明,儿童早期就具有一定的利用概率和统计信息来做决策的能力,这种能力随着年龄增长,但和成人相比存在差异;儿童和成人同样运用启发式来做决策,且受许多判断偏见的影响。儿童的决策行为受到人格特征、性别、年龄、任务领域特殊性和信息表征等因素的影响。文中还介绍了决策的自我调节模型和“双过程”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和预测儿童决策行为的发展。最后分析了儿童决策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850.
童年中期儿童受欺负地位稳定性与社会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522名小学二、三、四年级的儿童进行间隔1年(两次收集数据)的纵向研究,考察了儿童受欺负稳定性及其与社会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受欺负在小学儿童中十分常见,但并不是一种很稳定的现象,对大多数儿童来说,受欺负只是一种短暂的经历。在间隔1年的追踪研究中,只有大约6.6%的儿童被连续两次评定为受欺负者。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儿童的受欺负与社会能力发展有着密切的同时性关联;鉴别分析表明,同伴拒绝、退缩行为是区分儿童受欺负稳定性的两个最主要的社会能力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