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研究CT灌注成像(CTPI)和CT血管造影(CTA)对椎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价值。采用64排螺旋CT对30例患者进行常规CT、CT灌注成像和CT血管造影检查。30例CT平扫无责任病灶。CT灌注成像正常14例,异常16例。CTA正常4例,异常26例。CT灌注成像和CT血管造影联合应用有利于椎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82.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研究中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研究中的哲学思考第一军医大学博士生(广州510515)田雪梅导师李进动脉粥样硬化一直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动脉硬化病因和防治的研究也不断拓展,研...  相似文献   
83.
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扩张皮瓣中微血管的变化.反复快速皮肤扩张可明显增加扩张皮瓣中微血管密度,效果优于快速扩张方式和常规扩张方式.反复快速皮肤扩张提高了扩张皮瓣的血管化程度、缩短了疗程.  相似文献   
84.
研究经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自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采用经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27例,其中男19例,女8例,年龄48岁~82岁,平均63.6岁.手术前后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判断神经功能: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颈肩痛程度.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5年,平均18个月.术后JOA评分为13.3(10~17)分,较术前10.2(5~14)分有显著改善(t=14.72,P<0.01).术后症状优良率88.9%.仅2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为一过性.术后颈肩痛VAS评分平均为1.9(1~3)分,较术前5.2(4~6)分明显缓解(t=14.25,P<0.01).经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术能使脊髓彻底减压,充分后移,避免C5神经根麻痹,是目前治疗该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5.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一直以来,手术切除是其治疗的首选方法,但手术指征存在着很大争议,近年来,腹腔镜的广泛使用使手术指征有放宽的趋势。而介入治疗的发展为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更具有优势的选择。通过运用治疗方法决策的利弊论,站在使患者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分析两种方法的利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比,笔者认为介入治疗应成为肝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对于每一个患者个体必须充分考虑其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特殊性,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选择恰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86.
晚期乳腺癌包括局部病变较晚、无法直接手术的患者和初诊时已有远地转移M1及手术后的复发转移患者。目前,我们国家对于这些患者的处理非常混乱,往往初始治疗与首次接诊医生的专业范围大有相关。孤立病灶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全身播散背景已成定势,全身药物治疗才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已经全身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来讲,是否加用局部病灶切除,需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而定。任何一种治疗的选择及安排都应按照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原则进行,以期最大限度改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7.
喉癌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喉功能保留手术已被学界公认,实施该术式的关键是要恰当把握喉癌外科切缘,对喉癌外科切缘的认识和研究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笔者依据质量互变规律、发展的观点、实践的观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等哲学原理提出了喉癌外科切缘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喉癌黏膜切缘的置信区间、喉癌黏膜下切缘的确定及基底浸润特征的评价.  相似文献   
88.
消化性溃疡(PUD)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公共健康问题,近年来认识到幽门螺杆菌和非甾体抗炎药的致病作用。在临床使用H2组胺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后,手术治疗已常用。但PUD的并发症仍较高,约在10%~20%。故外科治疗仍保留使用。外科治疗PUD的指征有出血、穿孔、胃出口梗阻、难治性PUD和恶变危险等。外科治疗PUD的目的是使溃疡愈合、治疗并发症、治疗各种病因和减少术后后遗症。外科治疗PUD的主要术式有迷走神经切除术、近胃迷走神经切除术、胃引流术、胃窦部切除术后胃部分切除术等。  相似文献   
89.
研究神经迁移因子(Slit2)、血管生成因子(VEGF、VEGF-C)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检测60例大肠癌组织和36例癌旁组织中Slit2、VEGF和VEGF-C的表达水平。结果三者在大肠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VEGF和VEGF-C表达水平还与远处转移相关。结果提示Slit2是调节大肠癌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90.
探讨CT门静脉成像(CTP)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23例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用TH胶栓塞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及其相关侧支循环血管。栓塞前、后各进行了CT门静脉成像检查,观察TH胶的位置、范围和曲张静脉的残存情况。CT门静脉成像显示23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及相关侧支血管内可见TH胶充填,TH胶位置准确、固定,无移位、游走现象,5例可见曲张静脉残留。CT门静脉成像可以直观显示和评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