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道教山水悟道诗是道教诗歌的一个重大题材,亦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修道者摒却枯燥的说教、排除知性的侵扰、剔除刻意的思辩,以一种澄淡清澈的审美态度去审视自然、逍遥恣游,借山林泉石、雾霭烟岚以游仙或契道、悟道的诗歌.在道教形成的一千八百多年历史中,道教山水悟道诗层出不穷.迨至唐代,道教山水悟道诗更臻繁荣,其字里行间凸显出一缕道家道教的清意趣.  相似文献   
62.
程颐"冲漠无朕"一段话出自《入关语录》,可以视为程颐对张载气关系所作的批评。通过对"太"与"冲漠"的关联、太与气的聚散感应关系,以及程颐对太的立场进行考察和分析,可知程颐是以上下一贯的"理气"结构批评在他看来只属于形而下的"涂辙"的"气"结构,由此可见二者本体论上的分歧。  相似文献   
63.
明君之道——韩非君主论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非汲取和改造了老子之"道"理论,将之用于政治领域,借道释君,认为君是"道"在人间的体现,君主只有体道,才能成为明君圣主。他提出了明君之道的基本原则:三守、静自处、用人之长、不依仁义,并从反面对君主提出了告诫,期待有明君、圣主能采其言且行之。  相似文献   
64.
龙山道教石窟有关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太原西南约四十里,有龙山道教石窟,位于静居观沟上之龙山峰顶,古昊天观之东侧。石窟凿修在一庞大峭岩上,前有敞坪数亩,后倚蔚然峻峰,更有苍松古柏,翠绿挺秀于东西。石窟共八洞,皆刻道教神仙像。规模虽不大,以道教石窟甚少,且雕艺精湛,故颇珍贵。它最早开凿于何时,无史料可考。  相似文献   
65.
20年来中国哲学的发展 ,经历了从物质论立场向实践论立场的转变。若将实践论立场进一步落实 ,一个可能的结果就是引出工程论立场。从物质论立场所看到的是物质与精神对峙的世界 ,从实践论立场所看到的是主体与客体二分的世界 ,而从工程论立场所看到的则是实体与体交织的世界。本文从工程论立场出发 ,郑重提出并具体论证了实体和体这对新的哲学范畴 ,为开启一条与传统主流哲学相区别的哲学思路奠定了一块基石  相似文献   
66.
当前,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西方现代公共景观雕塑愈发注重对自身结构中空间的探索。雕塑家们发现空间的拓展可最大可能性地承载创作理念,传递更为民主的公共意志,主动营造出可供人们参与的内部空间与环境空间,让观众通过看、触、穿行、坐卧等多种观赏模式共享雕塑的空间魅力,从而达到精神上的契合。  相似文献   
67.
中国画中的桥分为三类,即一、写实性的桥;二、实相间的桥;三、写的桥。桥的隐喻是多重的,较多的暗示更可能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博大胸怀。桥是独善其身的无奈选择,并非真正遁世,而一旦有机会定是从山林复归天下。天下才是他们真正的方向。  相似文献   
68.
导言:"物化"释义"物化"作为一个单独的词在《庄子》中只出现过三次,分别存于《齐物论》、《天道》、《刻意》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相似文献   
69.
《道德经》第16章集中表达了道家的生命哲学。按照这种生命哲学,静是道的基本特性,万物禀道而生,那么静就是万物(包括人的生命在内)的根本,是万物生命力的源泉;人在纷纷纭纭的生命展开过程中,须懂得致守静,"反""复"生命的根本,才能全性葆真,培植内在的健全生命力,提升生命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