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白奚 《哲学研究》2022,(6):62-69+126-127
《老子》之前,“虚”“静”是两个普通词汇,虽有一定的意义抽象,但并未成为哲学概念。《老子》对“虚”“静”进行了关键性的哲学提升,使之成为描摹“道”的存在状态和“无”的表现形式的哲学概念。“虚”“静”由此被纳入关于“道”“无”的本体论表达中,且呈现出密切的意义关联。“虚”“静”在《老子》中还具有工夫和方法的意义,体道、为道离不开致虚、守静的工夫,“虚”“静”也是形上之“道”通向现实应用的一座便捷的桥梁。战国时期,道家等各个学派从不同的向度发挥和应用了“虚”“静”的哲理,最终两词联结起来而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范畴。  相似文献   
102.
太清宫是东北道教第一丛林。当人们来此观光时,情不自禁地会想起它的开山祖师郭守真来。郭守真,字致虚,道号静阳子。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9月29日生于南京丹阳县(今江苏定远)。自幼天赋慧敏,读书过目不忘。稍长迁居辽宁,耽心黄老之学。明崇祯三年(1630)  相似文献   
103.
明君之道——韩非君主论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非汲取和改造了老子之"道"理论,将之用于政治领域,借道释君,认为君是"道"在人间的体现,君主只有体道,才能成为明君圣主。他提出了明君之道的基本原则:三守、虚静自处、用人之长、不依仁义,并从反面对君主提出了告诫,期待有明君、圣主能采其言且行之。  相似文献   
104.
龙山道教石窟有关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太原西南约四十里,有龙山道教石窟,位于静居观沟上之龙山峰顶,古昊天观之东侧。石窟凿修在一庞大峭岩上,前有敞坪数亩,后倚蔚然峻峰,更有苍松古柏,翠绿挺秀于东西。石窟共八洞,皆刻道教神仙像。规模虽不大,以道教石窟甚少,且雕艺精湛,故颇珍贵。它最早开凿于何时,无史料可考。  相似文献   
105.
本文就明朝龙虎山天师府建置形式、建置布局,结合易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明朝龙虎山天师府建置形式为大堂、私第、家庙、万法宗坛、玄武池等.其中本文首次考证出府内玄武池开挖具体时间,明朝龙虎山天师府建置布局采用后天八卦模式,认为龙虎山天师府建置形式、建置布局与易学思想存在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06.
20年来中国哲学的发展 ,经历了从物质论立场向实践论立场的转变。若将实践论立场进一步落实 ,一个可能的结果就是引出工程论立场。从物质论立场所看到的是物质与精神对峙的世界 ,从实践论立场所看到的是主体与客体二分的世界 ,而从工程论立场所看到的则是实体与虚体交织的世界。本文从工程论立场出发 ,郑重提出并具体论证了实体和虚体这对新的哲学范畴 ,为开启一条与传统主流哲学相区别的哲学思路奠定了一块基石  相似文献   
107.
简讯     
《中国道教》1989,(4):60-63
南岳召开“南岳佛道救难协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一九八九年五月七日,南岳祝圣寺内一派热闹景象,湖南省佛道两教的教友们,聚集在这里,参加庆祝南岳佛道救难协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大会。省佛教协会和省道教协会的负责人及省、市宗教事务局的领导出席了这次纪念会。会议由湖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戒圆法师主持。  相似文献   
108.
109.
在早期儒家认知理论与形而上学之间游走无隙的是心论。从孔子通过经验学习、理性思考以及日常实践循环往复到达的“乐之”境界,到孟子通过具体而微的道德实践扩充善端成为“性”之本体,再到荀子通过“虚壹而静”的经验学习与理性思虑而最终实现的“大清明”境界,早期儒家的“心”在认知过程和实现形而上境界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的“心”或体现为认知心,或体现为道德心,或体现为形而上之心。“心”的这些面向并不是静止的,它们在动态的转化之中共同构成了一幅关于早期儒家心论的丰富图景。  相似文献   
110.
当前,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西方现代公共景观雕塑愈发注重对自身结构中虚空间的探索。雕塑家们发现虚空间的拓展可最大可能性地承载创作理念,传递更为民主的公共意志,主动营造出可供人们参与的内部空间与环境空间,让观众通过看、触、穿行、坐卧等多种观赏模式共享雕塑的空间魅力,从而达到精神上的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