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五台山又名清凉山,因是文殊菩萨道场成为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五台山自然气候的清凉与文殊菩萨智慧的清凉深度契合。"清凉智慧"沉淀深化成为五台山文殊智慧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内核。清凉智慧导人超脱烦恼,达到彼岸,获得开悟,明心见性,其禅学价值对净化人心、建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2.
基督教信仰的"信"有着多层含义,主要包含"单纯的信心"、"敬畏不惧怕"、"信靠"和"盼望";"行"主要指"爱"和从信而出的好行为.信与行的关系即马丁·路德理解的"因信称义",但由于人类的思维倾向及从"信"到"行"过程的复杂性,导致了许多现实问题.因此,考察信与行的关系要以其关系的内在根据为出发点全面把握,同时不能回避实际过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3.
保罗的启发     
吴兵 《天风》2012,(9):21-23
经文:徒17:6—34 在《使徒行传》17章,保罗到达了当时希腊罗马文化的中心城市雅典。这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古老城市,欧洲文明的中心与发源地。当保罗看到雅典“满城都是偶像”,不禁心里着急,他终日在街市上与哲学家们争辩,力证基督信仰。以至于他们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把他带到了亚略巴古,  相似文献   
24.
意外香严寺     
《佛教文化》2012,(6):69-69
到香严寺,踏进山门便觉诧异。天下丛林,无论少林、白马、灵隐……未例外,迎门便是弥勒佛、风调雨顺四大天王。这里却未供任何佛菩萨,是——关羽。高高的坐像,丹风目卧蚕眉,绿袍。他在这里凝视丹江山水不知多少年头了,也不知还要再看多少年头。他身边没有关平伴,孤零零的,关平不在周仓也不在,这和天下庙中关羽神塑“规制”也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25.
汤若望神父在崇祯12年(1639)11月呈皇帝疏中有:“天主者,天地真主;主天亦主地,主神主人亦主百物。”是“天主”译名较早文献之一。它明确界定了天主教所指“天主”的实质内涵,并阐明它完全区别于《史记·封禅书》中的八神之首的天主,亦  相似文献   
26.
胸腔闭式引流术及胸膜腔穿刺术是胸外科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常用的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部分患者可发生胸膜反应,轻者影响操作的顺利进行,重者可导致休克,更甚者危及患者的生命[1]。作者自1999年1月至2006年4月曾收治气胸及胸腔积液患者156例,均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相似文献   
27.
上帝的路     
陈美玲 《天风》1995,(2):43-43
“谁敬畏耶和华,耶和华必指示他当选择的道路。”(诗25:12) 站在十字路口而不知道自己该走的是哪一条路,是一件令人心烦的事。错误的选择可能带来许多的愁苦,以及光阴的浪费。  相似文献   
28.
佛祖语言     
问曰:菩萨何以故少施?答曰:有种种因缘故少施。或有菩萨初发意,福德未集,贫故少施。或有菩萨闻施无多少,功德在心,以是故不求多物布施,但求好心。或有菩萨作是念:若我求多集财物,破戒失善,心心散乱,多恼众生;若恼众生以供养佛,佛所不许,破法求财故;若施凡人,夺彼与此,非平等法,如菩萨法等  相似文献   
29.
《使徒行传》是一部基督教形成史的经典著作。它记载了早期基督教30年的发展史,记载了基督教从犹太教中逐渐分化出来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一章到五章,基督教只是作为犹太教中一部分持守基督信仰的犹太人的活动。第二阶段是六章到十五章,记载了犹太教与基督教的矛盾,以及基督教内部的矛盾。五章十一节就把这个持守基督信仰的团体称为“教会”,六章记载了教会正式成立组织,拣选了7个有好名声的人来管理教会事务。犹太教把“教会”看成是异端(24:14),教会内部也因受不受割礼发生争论。十五章记载的耶路撒冷会议,为此作出决定,外邦人信主不须受割礼,这不仅打开了外邦人信道之门,电拉大了基督教与犹太教的距离。第三阶段是从第十六章起至本书末了。使徒们根据因信称义的道理,把教会扩展到亚欧地区,使基督教最终同犹太教分道扬镰。  相似文献   
30.
《佛教文化》期刊(1992.1—2)中,载有张中行先生写的《禅的禅外说》一文,他举出禅外说禅的四点理由:一、有怎样想就怎样说的自由,没有在禅堂参禅的麻烦。(不求参究但要弄清开悟所得是怎么回事?)。二、禅,作为文化史的一种现象,记述事实,分析因果,评定是非,只能站在禅外。三、禅境迷离恍惚,难于理解,必须使常人清晰易解,容易接受。四、有关史料问题,去伪存真,应站在禅外。其中心思想,如他说:“说禅,我站在禅外,以科学常识为依据,解释、衡量看似难解的种种。”他如何以科学常识解释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