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罗新玉  陈睿  高鑫  邹吉林  周仁来 《心理科学》2012,35(6):1289-1293
本研究采用反眼动实验范式,通过BDI和 SDS量表筛选11名抑郁情绪组和12名正常对照组被试,以高兴、中性和悲伤面孔图片作为实验材料,旨在探讨抑郁情绪大学生对情绪刺激的眼动抑制能力。结果发现:抑郁情绪组的正确眼跳反应时慢于正常组;反朝向眼跳任务中,抑郁情绪组在情绪面孔图片,尤其是悲伤面孔图片上的错误率比正常组高。研究表明,抑郁情绪个体的认知加工速度慢于正常个体,且对情绪面孔,尤其对悲伤面孔存在抑制缺陷。  相似文献   
512.
知觉符号理论及其研究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觉符号理论是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研究者采用多种实验范式、在各个领域对该理论进行了探讨。分析以往的研究发现, 大量的研究主要探讨语言表征、概念获得、具身情绪、推理过程、社会认知和知觉符号发展等科学问题。本文对此领域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梳理, 特别是以实验范式发展为主线详细介绍了知觉符号理论的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元表征的思考。最后, 对知觉符号理论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13.
孙慧明  傅小兰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1):1605-1614
视觉工作记忆巩固机制是工作记忆研究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Vogel等(2006)采用掩蔽的变化检测范式揭示视觉工作记忆巩固过程及其规律, 指出巩固是从容易受到干扰的感觉表征转化为稳定的工作记忆的表征的过程。本文系统梳理了视觉工作记忆巩固的实验范式, 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 分析了视觉工作记忆巩固现象所反映的内部机制, 指出Vogel等所揭示的视觉工作记忆巩固现象反映的可能并非记忆项目的固化过程, 而是掩蔽刺激对记忆项目的干扰作用的衰退过程。  相似文献   
514.
儿童外显视空间注意转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隋光远  吴燕 《心理学报》2006,38(6):841-848
采用提示范式探讨了三、六年级儿童的外显视空间注意转移。实验结果表明:内源性提示下儿童表现出显著的提示效度效应,其效度效应量在年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较短SOAs的外源性提示下,儿童表现出显著的提示效度效应;较长SOAs的外源性提示下儿童没有表现出返回抑制效应。用注意的过滤器理论和对象文件模型讨论了本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515.
GKT原理的卡片测试范式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设计了三种包含不同说谎和认知成分的回答方式,以无意义字母串为刺激材料,以60名被试为对象检验GKT对犯罪嫌疑人的识别是基于认知还是说谎反应.研究结果表明:(1)仅包含认知成分的"重复"回答方式条件下,GKT能够区分关键信息和控制信息,表明认知成分存在于GKT测谎模式的运作机制中.(2)包含相同认知成分、不同说谎成分的回答方式条件下,GKT对知道关键信息的"犯罪"者的反应判定准确性不同:"不是…"回答方式下反应判定的准确性最高.重复回答方式下的判定准确性最低,由此证实说谎成分存在于GKT机制中.(3)仅包含认知成分的回答方式反应判定准确性最低,说谎成分的加入显著提高判定准确率.说谎成分与认知成分在GKT原理中的比重尚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16.
自然选择与肿瘤转移治疗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环境以自然选择的方式对肿瘤细胞亚群进行选择,使某些亚克隆更加倾向于向某些位置转移。微环境的自然选择是肿瘤转移的前提条件,始终贯穿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从自然选择的角度看肿瘤的转移,研究肿瘤转移需要的微环境,通过破坏转移前微环境,达到预防和治疗肿瘤转移的目的,将为肿瘤转移的治疗开创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517.
郑新夷  连榕  何少颖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2):1949-1957
通过介绍国外婴儿动词习得的研究范式, 一是习惯化研究(Habituation paradigm), 二是多通道优先注视范式(IPLP), 来揭示婴儿语言前概念形成的认知心理。国外的研究表明, 婴儿的动词习得晚于名词学习; 动词的成分习得(路径成分或是方式成分)在婴儿周岁前也有时间先后; 动词完整意义的获得还与母语的输入有密切关系。综述说明, 采用这两种研究范式研究语前婴儿的语言认知是较为经济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18.
使用DRM范式考察了错误记忆产生过程中无意识激活的存在与否。通过操纵实验任务和呈现方式,导致被试对学习词表的无意加工和不同水平的有意加工。结果发现,无意加工时所产生的对关键诱饵的无意识激活足以导致错误记忆效应,说明对词表的有意加工并非错误记忆产生所必需。随着对词表有意加工水平的提高,多次无意识激活的累积可导致增强的错误记忆效应,且表现出与真实记忆的共变,而阻断连续激活累积的因素可有效降低错误记忆  相似文献   
519.
恶性肿瘤皮肤表现可分为肿瘤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直接效应是指恶性肿瘤或其转移灶生长影响周围器官或组织正常功能;间接效应是指恶性肿瘤或其转移灶经复杂生物学效应影响远处器官或组织正常功能,也称为副肿瘤性皮肤病。恶性肿瘤皮肤表现发病率根据原发肿瘤而束同,可能是患者潜在肿瘤首发临床表现,并且与肿瘤复发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520.
图词干扰范式下的语义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词干扰范式下存在着语义干扰效应(semanticinterferenceeffects,SIE)。研究发现,在图-词干扰范式下,语义干扰词对图片命名或者起干扰作用,或者起促进作用。产生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语义效应的机制很复杂。主要有两种假说:⑴词汇选择竞争说:认为当干扰词和目标图画有语义关联时,干扰词和目标图画所对应的概念表征相互激活,从而造成语义干扰,词汇节点要通过竞争才能得到选择。⑵相对范畴水平说:认为决定语义效应及效应大小的关键因素是干扰词和目标词之间的范畴水平,如果干扰词和目标图画处在同一范畴的相同水平,则产生语义干扰;如果干扰词和目标图画处在同一范畴的不同水平,则产生语义促进。文章回顾了已有的研究及各种假说的争论,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