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7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本文首先提出了“人因科学”这一创新的学科群概念来表征工程心理学、人因工程、工效学、人机交互等相近领域。尽管这些领域的研究角度不一样,但是它们分享共同的研究理念、对象以及目的。我们近期的研究表明,人工智能(AI)新技术带来了一系列新的人因问题,而作为人因科学研究对象的人机关系呈现出从“人机交互”向“人智组队式合作”的跨时代演进。这些变化对人因科学研究提出了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基于非智能技术的人因科学研究范式和重点。在此背景下,本文梳理人因科学研究范式取向跨时代的演进,总结我们近5年所提出的一系列用于丰富人因科学研究范式的新概念模型和框架,其中包括人智协同认知系统、人智协同认知生态系统以及智能社会技术系统的模型和框架。本文进一步从人因科学研究范式取向的角度进一步提升这些概念模型和框架,提出智能时代人因科学研究的三种新范式取向,分析相应的应用意义,并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同时,针对智能时代人因科学研究重点的跨时代转移新特征,本文从“人智交互”“智能人机界面”“人智组队合作”三个方面展望了今后人因科学的研究重点,揭示出人因科学新研究范式取向对未来研究重点的作用。我们认为,人因科学的研...  相似文献   
102.
从建构论角度来看,文化对身体的塑造不可避免且日益深入,这与人所追求的全面自由解放的目标构成了悖论。借鉴雷蒙德·威廉斯对文化的定义,对文化塑造身体的建构论进行双重思考,可以更好地把握身体的文化属性和生物属性的交融性,并有助于在身体对于人的全面自由解放的路径的维度上给出某种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103.
空海的密教称作真言密教,其密教思想包含在“真言”概念之中。“真言”第一是用来表达密教教宗的意思。第二是指如来的如义真实语。此真言概念出自佛教经典,在此意义上,应该说它就是真言、曼荼罗的原意。第三个含义按照空海在《声字义》、《十住心论》的解释,“真言在梵文里叫做曼荼罗”。本文主要想通过考察理解真言的内涵,达到明确空海密教思想本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4.
曾培芳  段文波 《学海》2007,(1):152-156
民事判决书改革一直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写好判决书的“制作技术”,而支撑该套技术理论的阙如,又是造成判决书“剪不断、理还乱”的根本要因。要件事实理论使判决书的写法与裁判的内容紧密勾连,可以为解决当下判决书“说理难”提供一条规范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5.
《世界哲学》2012,(3):162
<正>2012年7月23日-8月12日中国·长春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英国皇家哲学研究所、牛津大学中国研究所于1988年共同创立的非盈利性教学机构。学院宗旨:通过聘请英国、美国以及其他英语国家和地区的当代著  相似文献   
106.
《天风》2015,(2):2-3
习近平同志长期以来始终关心和支持宗教工作,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宗教问题的讲话,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之精髓,对我们今后做好宗教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本刊摘录了习近平同志有关宗教问题的相关部分论述,相信对宗教界以及宗教工作者都有不少启发。  相似文献   
107.
陈逸鲁 《天风》2012,(6):65
常有人问:基督教信仰符合科学吗?这问题很有趣,但问者大多并不真正懂得科学。"科学"这词常被人挂在嘴边,其词义已被人弄得模糊不清。科学一词的拉丁文词根是"知识"或"认知"的意思,即对已知的、过去的事物的认识。由此可见,它是有限的,而非全能。世界之大并不可以用"科学"一词来概括,超越科学范畴而独立存在的事物多得是。人类虽然需要科学知识,但科学并不能满足人类整体的需要。没有科学,人类仍可生活,但是,假若一旦人类只有科学而没有别的,人类就不可能生存。所以,人不可迷信科学。  相似文献   
108.
王琦 《宗教学研究》2017,(1):229-234
基督论探讨基督的本性和位格的问题。波爱修斯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应用基本逻辑学的知识,重新定义本性和位格,以此为基础,通过逻辑推理反驳异端邪说聂斯托利派和尤提克斯派。他阐述了天主教正统的基督论信仰作为中间道路,即基督是一个位格和两种本性。波爱修斯理性解读了基督的神性和人性如何统一为一个位格。这种对神学的理性解读方式为中世纪的理性神学研究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09.
在后启蒙时代的背景下,人权的"普遍性"问题和西方学界的理性主义批判融合在了一起。理性主义的式微使人权无法在哲学上被论证为"普遍性"的,同时道德直觉论承担了人权实践的解释和补充作用。近三十年来,西方学界兴起的建构论开始批评道德直觉论的不足,并提出了人权的"主观普遍性"理论。为了避免产生过于激进的人权观念,德沃金和哈贝马斯分别从司法传统和共识的角度,对"主观性"的人权理论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0.
道家春季话养生□王成亚●养生(亦谓摄生)者,并非禅坐静养、气功吐纳,也非采战之诀、导引之术所专用。最要紧的是顺应四时阴阳,要在日用而不可缺少的生活中注意。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这样的记述:黄帝问歧伯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