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20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314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今天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对精神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致使很多艺术品成为商业化产业化的产物.在社会全面进步的大潮中,艺术创作的品位却在悄然倒退,在经济的漩涡中无声地经历着内涵的缺失和裂变.  相似文献   
162.
对于有着古老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纤维艺术家对于传统的继承和融入现代社会后的创新意识就都显得尤为重要了。中国艺术家应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吸收国外纤维艺术的精华思想,建立新的艺术理念,在基于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把握时代主旋律。中国的民族文化是中国纤维艺术家区别于国外艺术家的重要特征。不管是具有传统特征的古老壁挂艺术,还是具有现代气息的立体化软雕塑艺术,无论是从装饰环境还是为了纯艺术的追求,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必将现代纤维艺术推向更加多元化的新境。  相似文献   
163.
平衡     
平衡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智术。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讲究平衡艺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讲究平衡智术。小到家庭,大到国家,都时时需要平衡优化;小到城镇,大到宇宙,都处处需要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4.
15世纪,地处东方的神秘中国,与海外有一定的贸易与交流。当时的海外活动还算频繁,但中国的文化艺术却并没有太多地受到国际上的影响与渗透。我们以文化政策、海外政策为突破口,对这一现象进行解析,或许对当代艺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5.
接受美学的主要理论,即期待视野理论对设计艺术进步所起的动力作用也是巨大的。期待视野理论中的作者、作品和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期待视野理论中的审美距离所对应的是在设计艺术中的设计师、产品和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设计中审美距离论,这些共同推动了设计艺术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66.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大众文化素养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公共艺术的理解也日趋加深,公共艺术也重新成为人们热衷议论的话题。但是,人们往往对何为公共艺术,以及公共艺术的起源等问题莫衷一是,而公共艺术的建造仿佛陷入了一味地追求数量多、规格上恢弘的误区,这些问题无疑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相似文献   
167.
文学为音乐提供素材,音乐利用比语言的表现力更丰富的声音艺术来表达其思想内容。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它们互相促进,互相渗透,从而产生了一篇篇不朽的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168.
中国书法是一种线条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抽象表现艺术.因此,它既不是"纯形式",也不是再现性的绘画或装饰性的图案.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说,书法与绘画虽有相似的一面,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古人所谓"书画同源"或"书画同体",实际上并不是指书与画在形体、结构、笔画和表现方法上的趋同.书与画的"同",从根本上讲,是"同"在对生命意趣的表现上面.中国书法的美本质上更应该说是一种动态的美、内容的美、意蕴的美或表现的美.  相似文献   
169.
计算机技术的发明孕育了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即信息艺术,它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和多维的向度,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与艺术握手的结果.而"分形艺术"-信息艺术宽阔海洋中的一个小点以一种全新的艺术风格展示给人们,使人们认识到该艺术和传统艺术一样具有和谐、对称等特征的美学标准.同时,"分形艺术"的生命力也非常强大,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70.
不同的文化会造就不同的表现,即使是同在现实主义教育传统下,中俄两国学生的绘画作品,也会反映出巨大的差别.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带来不同的感知方式,对比中可以让我们从更深层面看到的它们的短处和优势,扬长避短对于中国当代的艺术教育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