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河南传统文化资源遗存是中华民族精神与物质的瑰宝,是大学中国美术史教学中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极具审美和素质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大学美术史课程可利用其艺术的丰富性、延续性和典范性进行教学,以拓宽学生审美视野.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2.
孙琪 《中国宗教》2020,(2):70-71
一碑刻,泛指镌刻有文字的历代碑、碣、造像碑、经幢、摩崖题记、画像石等,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碑石有灵,石墨镌华。自东汉末年以来,中国碑刻的典型形制开始确定,碑刻逐渐成为中国石雕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由于特殊的制作和材质,碑刻是保存历史文献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成为历史的见证。同时,碑刻具有丰厚的艺术性:除了最引人瞩目的碑刻书法艺术之外,古代工匠们广泛地运用石雕、线刻等各种技法,还创造了种类繁多、博大精深、而且传承悠久的图式造型艺术。  相似文献   
53.
《论科学与艺术》包含了卢梭许多后来思想著述的萌芽,它讨论的是科学艺术的"近代复兴"与道德的"社会风俗"的关系。卢梭仅将科学艺术视作文明,并把它们与道德对立起来,认为近代文明失去了本原的道德精神实质。但所有的成熟文明都包含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道德也是文明的产物,同时也是文明的价值和规范的基础。卢梭没有意识到,否定文明也就等于否定了道德。但卢梭文中对科学艺术的批判反思,对道德乃至宗教救赎精神的推崇,赋予其思想一种特殊的吸引力与启示意义。时代发展到今天,科学的进展和艺术的普及已经发展到了卢梭难以想象的程度,科技的兴盛固然带来了普遍的福利,却也走近了这样一个门槛:高新技术给人类带来无数方便与好处,人类的控物能力不断大幅提高;与此相比较,人类的道德自控能力若没有相应的提高,科技的发展可能带来难以预测但却可能改变人类文明命运的后果。这种不平衡无疑会是人类文明一个持久的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54.
55.
有人问:爱因斯坦先生,您认为艺术和科学二者哪个更重要?爱因斯坦答道:“我认为,艺术无疑更为重要。艺术和感觉应永远处于首位。”  相似文献   
56.
<正>2011年9月27日至29日,第四届世界儒学大会在位于孔子故里曲阜的中国孔子研究院召开。世界儒学大会由中国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省文化厅、中国孔子基金会、国际儒学联合会、济宁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孔子研究院共同承办。  相似文献   
57.
朱志荣先生的《中国艺术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乃是他致力于以西方学说思想为参照坐标,从事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艺术理论建设的创获。他试图构建系统的中国艺术思想,全球多元视野下的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不论在研究对象上还是研究方法上,该书都突破了传统对中国艺术研究的诗性点化和零散性,对中国古典艺术哲学,包括中国古代人的思维方式、体悟方式、生命意识,中国古典艺术的独特品格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归纳,立论公允、视野开阔,  相似文献   
58.
高峰 《中国宗教》2012,(1):48-49
砖雕在回族雕刻工艺中最有特点,也最具影响力,在我国的砖雕艺术史上亦占有一定的地位。砖雕是我国独特的建筑雕刻艺术,它是在建筑的砖面上进行雕刻,并且通过不同部位和不同雕刻之间的配置、组合、呼应,构成统一而完美的艺术形  相似文献   
59.
鹤鸣山是一处林壑优美、山环水抱的秀吉之地,其山势似仙家之灵鹤。鹤鸣山道观建筑与所依托的自然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绮丽、幽深而空灵的自然景观所营造出来的虚无飘渺的神仙境界,使这里成为修道炼丹、祭祀神灵的胜境福地。  相似文献   
60.
幻想与行动     
一个弟子去请教师父道:"人生的美好希望需要什么呢?"师父道:"幻想。"弟子问道:"怎样才能实现人生的美好希望呢?"师父说道:"去掉幻想,努力行动。"弟子问道:"师父,您不是说人生的美好希望需要幻想吗?为何实现人生的美好希望却要去掉幻想呢?"师父说道:"人生如果没有美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