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徐进  李红  雷怡 《心理科学进展》2018,26(11):1961-1968
识别模糊表情对人类社会交往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者们发现, 情境信息影响模糊表情识别。基于此, 文章探究了影响模糊表情识别的五种情境信息, 包括文字描述、情绪表情、颜色背景、嗅觉信号和人格因素, 旨在揭示情境信息影响人类识别模糊表情的作用机制。未来研究可以从突出模糊表情的主体研究地位、清晰界定情境信息、探索新的研究范式以及明确影响效价转移的脑区四个方面入手, 进一步拓宽模糊表情识别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2.
以报恩为理论根基,佛教孝道始终保持着自己宗教伦理的基本特色,从而在孝道内涵、孝道境界以及行孝方式上与儒家孝道发生了歧异.总体上看,佛教孝道的慈悲、平等精神,与儒家孝道对尊卑上下等级秩序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佛教孝道浓厚的出世、宗教色彩,也与儒家孝道世俗、人间的面貌大相径庭,并由此而成为对儒家孝道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53.
<象征交换与死亡>是鲍德利亚的一部重要的哲学和社会学著作.在鲍德里亚的众多著作中,尤以<象征交换与死亡>的哲学色彩最重.鲍德里亚在该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象征交换"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从"象征交换与死亡"这一独特的视角对当代资本主义文明社会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批判.  相似文献   
54.
室内设计所追求的是情感与意境的结合."情境"是室内设计审美的最高境界,是决定设计优劣的主要因素.情境营造基于界面围合的空间,而空间界面的情境营造主要通过其自身色彩设计、形态设计、材质设计等因素在界面上综合应用.室内空间情境的深入营造还在于空间中陈设、造景、光影等要素的巧妙组合.情境是需要有特定的文化因素来支撑的,这种文化感受与体验正是室内空间设计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55.
D.H.劳伦斯的小说渗透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劳伦斯本人有着艺术家的浪漫气质;他在多部作品中以花传情,运用了想象、象征、比喻等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他的作品以倡导建立和谐美好的两性关系为主题,具有浪漫色彩;他在小说的结尾,总是以积极浪漫主义的心态呈现出一丝亮色。劳伦斯小说中的浪漫主义是他小说风格上的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为他的小说增添了几多情趣。  相似文献   
56.
内观疗法与森田疗法并列为两种独具特色的心理疗法,具有东方文化色彩。本文从不同方面对集中内观疗法与住院森田疗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7.
《中国天主教》2006,(2):47-47
翻阅相簿,笔者追忆早年参与基督新教的大小片段,信仰种子植根于基督新教;过去10年,从基督新教到天主教,基督宗教信仰得以萌芽、成长,以致有望开花结果,眼界逐步开阔,经验与体会从宗徒传下来的传承,最近于夜间神学课程有机会涉猎东正教的一鳞半爪,听着、读着、感受着,愈发被东方教会的神秘性所吸引,体会东方教会的深厚传统色彩。  相似文献   
58.
《天风》2012,(2):41-41
<正>为了适应广大读者的阅读要求,《天风》电子杂志已经上线,并且得到不少教内外、海内外读者的欢迎。电子杂志《天风》将与纸质《天风》同步更新,电子杂志相比纸质杂志,色彩构图更赏心悦目。全年只需支付30元人民币即可在线阅读一整年的《天风》电子杂志。欢迎各位登录"中国基督教网站"(点击"电子天风"www.ccctspm.org),付款方式和阅读办法详见网上说明。  相似文献   
59.
葛大威 《天风》2014,(5):20-21
"如果我能完整唱一首歌,那将是对你的感恩和赞美,苦难中你给我安慰,彷徨时你给我智慧……"由台湾天韵诗班演唱的《如果我能完整唱一首歌》,是一首深受广大基督徒喜爱的赞美诗。也许很多人知道它的歌词作者是黄美廉,却并不知晓她是一位无法亲口演唱这首歌曲的残障人士,更不知道她是美国加州大学的艺术博士。  相似文献   
60.
研究试图考察5~9岁儿童对梦的可控性的理解及其发展趋势.研究以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测查了5岁、7岁、9岁各36名共108名儿童.访谈内容包括四个故事情景,故事的主人公想梦到或不想梦到某事物.其中两个故事情景带有正性或负性情绪色彩,其余两个故事情景带有中性情绪色彩.要求被试判断主人公是否会梦到该事物,并给出自己的理由.研究结果发现:(1)9岁儿童比5岁、7岁儿童更好地理解梦是不受个体意愿控制的心理过程;(2)5岁儿童倾向于认为负性情绪且不想梦见的梦较中性情绪且不想梦见的梦更容易被控制,而7岁、9岁儿童则不这么认为.这些结果说明随着年龄增长,儿童逐渐认识到梦是不可控的心理过程,而且5岁儿童认为负性梦更容易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