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41.
历史上的每一种公正观,都有它的核心价值指向,它们构成了公正思想的价值维度,引导着社会的基本治理方向和利益分配方式.中国社会的公正观经历了一个从"平均"到"公正"的发展过程.长期以来,它是以平均主义为核心价值取向而展开的,并因此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面对当今中国日趋扩大的利益分配差距,一种以公平正义为价值指向的公正观应运而生.公平正义的公正观是具有现实合理性和价值优越性的新型公正观.  相似文献   
242.
介绍了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告子的人性无善无恶论,以及扬雄的人性善恶相混论。希望通过对儒家文化的分析来为传统文化对人格形成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3.
本文通过对丁主教的上帝观的形成及其内容的分析,指出丁主教的上帝观的核心内容是"上帝是爱",上帝是一位眷爱人类世界的上帝。这样的上帝观为基督教在中国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拓展了空间。  相似文献   
244.
周一骑  乐国安 《心理学报》2007,39(5):934-941
与主流心理学所采用的机械因果观念不同的是,中国古代心理思想所采用的是类似于现代物理学“场”概念的感应观念。其特征是:注重整体性、远距作用及象征意义。感应以关系为核心,具有主体间性、创造性、象征性。受感应观念影响,中国古代心理思想认为可以通过修养工夫恢复人心的本来状态,道家关心如何对来感者作出回应,儒家则重视以真诚的感唤起对方的应。在实践方面,人际交往之对等回报原则、与理想人格相感通的诠释途径、“德政”的治国理念、教学相长的教育方法、培养感性以承担责任的道德发展观,都体现了感应观念。感应观与因果观形成互补关系,可扩大心理学的视野,在异化的世界里恢复生命的意义感  相似文献   
245.
作为当代心智哲学九大问题之一的他心问题,肇始于Descartes主义对心身关系的认识。问的是:我们能否知道以及怎么知道他人有心,亦即有思想、经验和情感等?对于他心问题的解决方案,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当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神经生物学、认知神经科学和大脑测试技术等)的深入发展,哲学家与心理学家的知识联姻和交叉合作研究,提供了关于他心问题的若干重要成果和实证资料。他心问题不再成为"理论的死角"。当代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出现(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SCN,2000),在科学方法论上更加关注对社会性心智现象的神经机制考量,一系列研究成果都为揭示他心问题提供了科学旁证。这不仅说明了认识他心的可能性,而且表明了通向认识他心方式的多样性,物理学的方法并不是与他心相隔绝。本文尝试从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镜像神经元系统,他知与自知、他心知觉和再认的社会标记、他心社会判断和归因入手来论证他心问题的可释性,为他心问题的论证提供一条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新进路。  相似文献   
246.
247.
中国基督教若谋求进步与发展就必须与现实相结合,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适应,以实际行动向本色化、处境化迈步。这种迈步是进步而不是让步,是与整个人类历史前进步伐的结合而不是分离。中国基督教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与时代相吻合、相适应的时代真理,不断地将基督教及其思想处境化,对自身所处环境的体认、参与、调试与重构,才能做到中国教会健康稳步的发展。加强神学思想建设就是相适应的重要举措,其目的就是要将基督教建设成为一个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基督教,一个时代社会认为“美的”基督教。  相似文献   
248.
正让更广泛的年轻群体走近道教,了解、尊重这一古老宗教的信仰与文化,是道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获得历久弥新生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武当山、武汉长春观、骊山明圣宫、济南五峰山、淄博原山等5处道教名山或宫观来说,2014年的盛夏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青春与活力。7月6日,全国大学生首届道文化夏令营在湖北武当山道教学院开营,随后在武汉长春观、西安骊山明圣宫、济南五峰山、淄博原山相继展开,  相似文献   
249.
作为一种系统而有力的思想论说,中国政治文化中的实践观在儒学近世化过程中逐渐凸显并得到强化.它透过文化上与佛老、法家现实主义和汉唐儒学的竞争明确了自身的入世价值取向与正当道德基础.作为这种价值取向的担当者,儒家士大夫在近世政治中的主体意识上升,更加强调将学术与实践结合的使命感,积极投身于改革主义主导的政治参与和社会改造.他们表现出非常自觉的实践意识,其观念以天理与实践、道德实践与政治实践为核心议题,在实理实学的前提下蕴含着超越意识与批判精神.理学与事功学代表的两种实践观模式则体现出儒学内部关于德性论、知行论与体用论的认识两歧性.以近世模式为背景,现代实践论经历了巨大而深刻的转型,意识形态与实践的关系愈趋复杂,实践的主体、范围、方式和精神气质表现出历史的延续与转变.其中,实践迷思对于当下心智的影响值得深入检讨.  相似文献   
250.
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位历史人物便是道安。道安(312-385)是东晋时期一位著名高僧,其一生致力于“佛教中国化”的事业,主要有两大贡献:其一,推动佛教理论上的中国化。道安本着兼容并蓄的文化精神组织整理大批佛教文献,推动了中国翻译学、目录学的发展,并于此基础上将我国本土的儒道二家学说与佛教思想相结合,推动了般若学的兴起;其二,推动佛教僧团组织管理上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