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39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倪梁康 《哲学研究》2012,(8):28-35,128
近年来,笔者在现象学与唯识学关于客体化行为与非客体化行为关系的讨论方面,曾做过初步思考。(参见倪梁康,2008年,第80 -87页)最近在翻译耿宁《人生第一等事——王阳明及其后学论"致良知"》一书时,受其讨论的心性现象学诸问题之启示,试图对该书中相关论述的脉络做一大致的梳理和可能的补充,同时也尝试着继续在客体化行为与非客体化行为关系的标题下做另一方向的展开,即发掘和探讨在儒家心学中蕴含的对意识结构的分析把握与在心识发生方面的解释说明。  相似文献   
112.
本文是瑞士伯尔尼大学哲学系耿宁教授2010年出版的关于儒家心学的一部巨著《人生第一等事———王阳明及其后学论"致良知"》(巴塞尔,2010年,约100万字)的结束语。其中对该书主要阐释的论点做出回顾与总结。尤其谈及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观念和精神经验,有必要以现象学的方式(意识分析的方式)继续探询的八个重要论题。全书已由译者译成中文,计划2012年交由商务印书馆于"现象学文库"中出版。  相似文献   
113.
对儒学蕴含的宗教精神进行诠释和发扬,是现代新儒家应对时代要求以发展儒学的重要理论视阈。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深入开显儒学的宗教精神,正面阐扬为"即道德即宗教,道德宗教通而一之"的成德之教,并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论证,更融会古今、中西,建构起作为哲学之极成与宗教之极成的圆善与圆教说。  相似文献   
114.
在伦理学与政治哲学中存在正当与善何者优先的问题,而它又可区分为内部优先性问题与外部优先性问题,不注意这种区分可能在讨论相关问题时陷入混乱.并不是所有伦理学都存在内部优先性问题,不过,在那试图合理解释实际行为评价的伦理学中,无疑可能存在优先性问题.对于某些特定的伦理学来说,优先性问题或许是一个基本问题,只有回答它才可能对行为作出合适的评价,但并不是所有伦理学都同意这一点,因而把它当作伦理学基本问题并没有充分的根据.  相似文献   
115.
论阿伯拉尔的至善与德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6.
世俗与神圣,理性与信仰,是康德圆善(summum bonum)内部呈现的最深刻二元性结构矛盾。这一结构性矛盾是由实践哲学的三大悬设——意志自由、灵魂不朽、上帝存在确立的,但根本上是由启蒙时代精神所铸造的。圆善这一二维精神结构特点同时也是康德哲学的内在精神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17.
信灵 《中国道教》2005,(1):53-54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狭义讲,一个人的思想言行是真,是善,是美,还是假,是恶,是丑,可以用道德与不道德标准去评判。广义讲,道德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行为规范的准则。它以待人接物、处理事情中所表现的善与恶,公与私,廉与贪,正与邪,诚与诈等作为评价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行业的标准。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宗旨就是为了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无私”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人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一位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由此可见,加…  相似文献   
118.
制约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分析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的制度推行难、基金筹集难、有效管理难等问题,讨论了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观念因素、体制因素、道德因素、管理因素,并提出相应了更新观念,政府主导,创新体制,加强立法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9.
健康中国战略是指引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全局性、战略性和长期性 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它的伦理基础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证。第一,全民健康是建设健 康中国的根本目的,它要求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 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第二,健康中国的价值指引是共享发展的理念,它要求每个公民都共 享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第三,健康中国的道德基础是 共 同善,体现的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即获得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第四,健康中 国的核心道德要求是健康公平,它对国家卫生制度与资源的公平分配提出了根本要求,每个 公民都应该纳入国家基本卫生保障制度的覆盖之下,以实现“全民健康”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20.
唐燕 《道德与文明》2019,(1):128-135
作为现代哲人,培根从"善"的双重本质出发在其道德哲学中提出新的善观念,实现了善观念的双重转向,即从"至善"转向"公共善",从"灵魂善"转向"身体善"。这一双重转向为培根筹划的现代性,尤其是现代科技提供了有力的价值证明,却使道德教育陷入吊诡的现代性处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