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41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杨小刚 《现代哲学》2017,(3):88-100
奧古斯丁的思想向来被视为现代哲学之先声,他的自身认识理论也常常成为笛卡尔以降的相关讨论的重要比较对象。首先,在对新学园派的反驳中他从认识论上证明了感知呈现的确定性,确立了处理自身认识问题的内向性基础。其次,他不仅早于笛卡尔发展出类似于"我思故我在"的普遍怀疑论证,而且推演出心灵作为精神实体的核心结构。最后,他了解塞克都斯·恩披里克对自身认识可能性的反驳,在前述探究基础上有意识地区分了两种自身认识以应对这一难题,而其中可解释为前反思的直接性自身意识的概念也可以在德国唯心论的自身意识理论中找到回声,后者正是用这一概念来解决反思模式导致的难题。  相似文献   
342.
潘能凡 《天风》1997,(4):27-27
鲁迅在《随便翻翻》一文中提及自己有这样的习惯:“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起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  相似文献   
343.
在20世纪60年代,亨利希重提自身意识问题,他通过批判传统反思理论而试图寻求新的解决方案。亨利希的工作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同时也反映出了"自身意识"理论本身所包含的困难。本文试图以亨利希和另一位当代德国哲学家图根德哈特关于自身意识问题的争论为线索,来展示自身意识理论在当代哲学中所取得的成果和它本身所包含的困难,而我们之所以以亨利希和图根德哈特以及相关哲学家的争论为线索,是因为,我们认为,这场争论集中体现了在自身意识和主体性问题上存在着的方法论的对立立场,因而,详细地剖析这场争论,有利于自身意识理论乃至现代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4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身份问题已发展为批评理论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某种意义上,身份问题由"去中心化"的主体性问题演变而来。鉴于主体哲学中"受伤的我思"的困境,世界著名现象学诠释学家保罗.利科于1985年首次提出叙事身份/认同的重要概念,并分别在1986年和1988年继续展开详细讨论。在众多的主体性或身份研究中,利科的立场可谓独树一帜:1)凸显出叙事在主体构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功能;2)对身份/认同概念内在蕴含的"相同性"和"自身性"进行区分,并藉由两者间的辩证关系来化解身份研究中存在的某种混沌局面;3)肯定伦理维度在身份问题中的重要性。本研究旨在对这一重要概念的背景、内涵、特征和局限做出解析。  相似文献   
345.
由于认识到卫生系统的大部分资源主要花费在疾病的治疗上,这种资源配置不当不仅导致巨额医疗费用负担和低效率,并没有获得好的健康结果;因此,近年许多发达国家的健康目标与卫生改革出现了一个新的导向,日益重视预防保健的作用;并采取优先选择的方式,确保资源优先配置给对人群健康最需要、资源投入最具有成本效果的保健服务.这种改革已取得了一些成效.这一改革导向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开发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346.
安信义 《天风》2010,(3):12-14
在近30年的中国教会发展过程中,各地基督教两会组织在教会管理、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社会服务、福音传扬及信徒牧养等诸多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加强各地基督教两会自身建设对于办好教会关系十分重大。本期几位同工所谈的就是相关各地基督教两会自身建设的话题,他们对此有着独特见解。由于他们来自省基督教两会,所谈的内容大多限于省基督教两会的事工。在此,我们也希望基层基督教两会同工踊跃投稿,就如何加强基层基督教两会的自身建设发表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347.
我国卫生服务决策应提倡运用循证保健的思维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EBM中的理论和方法用于对成组病人或人群的卫生服务决策时则为循证保健 (EvidenceBasedHealthcare,EBHC)。循证卫生保健的实施能够使组织以安全和可承受的形式向人们提供高质量的保健 ,能够使卫生服务为人们带来最大的利益 ,它是一个全球性保健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1 对循证保健的理解对于循证医学目前人们已比较熟悉 ,特别是上述由DavidSackett提出的循证医学的概念目前已很知名并得到了广泛的接受 ,而对循证保健的定义却很少有人给下定义 ,这使得人们在掌握和运用循证保健时感到很困惑。NicholasHicks博士在从事大量的研究后…  相似文献   
348.
发挥平信徒作用是推进民主办教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个普世性问题。中国教会现阶段如何发挥平信徒作用,概括起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平信徒如何发挥自身作用;二是教会负有领导责任的主教、神长如何发挥平信徒的作用。三是发挥平信徒作用也是推进民主办教的具体体现。一、平信徒如何发挥自身作用回顾历史,我们深深体会到,平信徒在天主救赎工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平信徒在坚持信仰,努力开展福传工作和尽好  相似文献   
349.
"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会推动一些事情的发展,也会淘汰一些事情,我们佛教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用新的方法弘扬自身文化,体现佛教的社会功能。"在人们看来,他太能折腾,太非主流,爱大笑,还常流泪,走在聚光灯下,流连红尘里,完全不同于以往心目中清净修为、偏安尘世一隅的僧人形象。  相似文献   
350.
本文对"开放科学、数据共享、软件共享"(Open science,data sharing,software sharing)作了最新的简要介绍。它是当前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它要求研究者不仅仅重视研究的最后成果——论文,更要关心做科学的做法:研究的每一个环节——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实验软件,数据处理等等。例如,PLOS从2014年3月起要求作者在投稿时包含一项数据可用性的声明,让读者可以得到原始数据,以便人们使用或检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要求申请者承诺在科研中公开数据。公开数据是为了得到科学界的监控,从而提高科学自身的纠错能力,改善科学的重现性。"开放科学、数据共享、软件共享"的开放精神,涉及科研人员,学术期刊与出版社,资助科研的基金会及各种学术团体,以及公众对科学的关注与参与,可以说,这就是当代的科学精神。最后,文章还简介了国内心理学学者对"开放科学"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