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1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刘莘 《哲学研究》2012,(5):113-117,129
<正>一、精神问题精神的本质是自由。自由者有能力认知规范世界运行的普遍法则,有能力知道自己既是被规范的对象又是认知的主体。作为对象,自由者承认自由意味着对必然性的认识;作为主体,自由者不仅强调对必然性的认识已经蕴含着主体为世界立法,而且强调世界只有在精神里才能显现自己。精神知道  相似文献   
32.
<正>一、问题的提出提出马克思伦理思想的整体性问题,并不是对卢卡奇等人所使用的"总体性"概念的简单套用。20世纪初,卢卡奇等人通过对总体性的强调开辟了一条新的阐释马克思主义的路径,以矫正当时欧洲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仅仅从经济决定论、科学主义或实证主义的角度,把马克思主义窄化  相似文献   
33.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 "马克思主义理论"被正式确立为国家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国高等院校纷纷成立,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在表面上也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于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问题被提了出来。然而,与这种表面上热闹的景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真正从心灵深处认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并不很多。这种悖论式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作者而言,必须对眼前令人眼花缭乱的马克思主义 "热"进行 "冷"思考,就是说,必须认真地、郑重地提出并弄清这样一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就其本义而言,是站在大众立场、为大众立言、为  相似文献   
34.
中国儒家哲学,极其重视道德价值的自觉。儒家道德价值自觉论的主要内涵是:其一,道德是天命所赋予,"畏天命"是道德价值自觉的前提;其二,道德是人性所固有,"知人性"是道德价值自觉的根据;其三,道德是"人为贵"的标志,"知自贵"是道德价值自觉的主体;其四,道德是一切价值的核心,"义而后取"是道德价值自觉的关键。儒家以天佑德、以性生德、以人立德、以取守德的道德价值自觉论具有天道与人道合一、实然与应然贯通、本体与主体互化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35.
如果要选出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字,你会有什么选择?有人选"美貌",有人选"财富",有人选"健康",也有人选"生命"和"自由",一个幸福的女人说是"老公"。生活中最重要的,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两个字,难道不是"时间"吗?  相似文献   
36.
今年,是中发〔1982〕19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发布30周年。30年来,19号文件指导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对宗教问题一系列新的理论认识的形成,指导了  相似文献   
37.
《中国宗教》2012,(2):4-5
温家宝说,今后我们要更加注重改善藏族同胞的生活,更加注重保护西藏和其他地方藏区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更加注重保护藏族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努力使西藏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38.
以赛亚·伯林的消极/积极自由二分法建立在一系列误解之上.一方面,即使我们接受伯林指派的观点,把自由价值当作一种具有内在善性的东西,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像伯林所希望的那样,可以将对自由价值的消极理解设想为一个融贯的思想.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对伯林的“不受他人故意干涉”思想作出反思,我们也并不能将其当作是具有内在善性的价值的一个要件.伯林的误解根源于他对客观价值观念的某种过度焦虑.  相似文献   
39.
为了深入学习和掌握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上海社联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之一,上海市伦理学会举办了"文化发展与道德建设"学术年会.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教授、学者和研究生共一百余人参加了会议.上海市伦理学会会长朱贻庭和上海市伦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中之主持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现实,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文化发展与道德建设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40.
康德关于人性善恶的思想建立在他对人之本性的界定上,就人的自然本性而言,人并不涉及道德上的善恶问题;就人的理性本质而言,人的本性中既有向善的原初禀赋,又有趋恶的倾向,这为人向善或趋恶提供了可能性。康德说人的本性意味着出自自由的行动的根据,由此人性的善或恶取决于自由的任意将道德法则作为动机或将违背道德法则的动机纳入准则的自由。按照康德的严峻主义观点,人的本性天生就存在一种根本恶,这种恶败坏了一切准则的根据,造成了心灵的颠倒,但正因为其源于人的自由本性,也为人改恶向善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