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心灵美是人的精神世界的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彰显.作为一种永恒价值,它已不再仅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为衡量标准的传统心灵美,它更是一种生命的情怀,是一种自由的境界,是一种饱含情感的人性美.在我们物质生活愈加富足的今天,我们更加需要反观自己,反省自己,反思人性,而不应在物欲中迷失自己,迷失本心,要让心灵之美引导我们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212.
西汉时期舍人注《尔雅》,盛览从司马相如学赋,均为地方人物崛起于西南的标志,也是儒学南渐今黔滇两省的象征,不可不视为最重要的学术文化事件,故引起清季学者的广泛关注。重新梳理各种原始资料,详考其事迹影响,打通古今观照的视域,整合各种差异性的评说,可知中原与西南地区长期文化交往不断,边地儒学亦为华夏学术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13.
东亚儒学有关"克己"的诠释纷争,表面看来是尊"朱"与反"朱"势力的角逐,实质蕴涵着不同的自我观。"克"—"己"之间存在一种表里结构:训"克"为"能"者,视自我为(全)善,因而只需逆觉体证、发挥本心,突出强调主体的能动作用,此解以杨简为代表;训"克"为"胜"者,察觉自我有恶,故当依循天理、尊崇道心,侧重揭橥规范的塑造意义,此解以朱熹为宗主。两类训释的核心分歧在于:挺立道德自我所采取的路径有所不同;至于清代毛奇龄、颜元等人,拥立马融以驳斥朱熹,虽在思想史上有其特定的意义,但未能深入义理层面,辨识"朱注"对"马注"的转进之功。  相似文献   
214.
李约瑟的中国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约瑟思想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支点是强调东西方文化的平等对话。他于东方文明特别是中国文化有精深的研究 ,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儒道两家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历史背景 ,并对儒家的道德观、价值观极为尊崇 ;在评价儒家对待科学的态度及贡献方面 ,李约瑟认为从总体方向上儒家对待科学的态度是消极的 ,但是他同时注意到儒家思想对于科学技术实际存有的两种根本自相矛盾的倾向 ,并在具体层面上对一些重要的儒学思想家、儒学重要理念对于科学的影响和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215.
总部建在美国布法罗市阿姆赫斯特的国际探索中心,有其鲜明的宗旨——积极捍卫和推动理性、科学,以及在人们企及的所有领域中自由的探索。  相似文献   
216.
在我看来,庄子就像禅宗,是不能说的,一说便错。不过,庄子的难讲,还不完全因为这个。  相似文献   
217.
班禅活佛爱国史话(连载之九)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第十世班禅大师确吉坚赞(下)□安多扎西(八)●作为著名的国务活动家,班禅大师关心国家大事,为维护和发展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西藏的发展、进步,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繁荣,为中国人民同世界各...  相似文献   
218.
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关于宗教问题的发言□中国代表团顾问王作安按: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办公室主任王作安作为出席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3届会议的中国代表团顾问,3月25日在日内瓦人权会议审议宗教议题时发言,现将发言全文刊登如下。●主席先生:现在我就议题19发言。...  相似文献   
219.
《天风》1997,(2):41-42
丁主教担任全国两会主席、会长一连三届共十五年。在他退休的时候,本刊对他进行了访问,提出了广大信徒一些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20.
相承先秦儒学与宋明新儒学的发展,现代新儒家以谋求“儒学之第三期发展”而自任。由于儒学之第三期发展或曰现代新儒学是在儒家传统经过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而陷入“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的零落困境之后兴起的,如何既保守儒家传统而又使之与现代社会相衔接就成为儒学之现代复兴所面对的时代课题。如所周知,儒家传统素重道德理性或曰德性精神,而现代社会则以理智理性的发达为其基本特征。因此,儒学第三期发展的时代课题就进而落实为德性精神与理智理性的联结问题。对此,现代新儒家有着明确的理论自觉。第二代新儒家的重牟宗主将现代新儒家的思想纲领概括为“内圣开出新外王”,堪称是代表了现代新儒家的基本共识。这里所谓“内圣”就是儒家所素重的心性之学,而“外王”则是指以民主和科学为代表的现代文明。由于儒家传统的心性之学鲜明地保持了德性优位性,而民主与科学则均是现代理性主义生活实体的产物,显然,“内圣开出新外王”实际上所论的正是德性精神与理智理性的联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