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国际主义·全球主义·共产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主义与古希腊中期萌芽的全球国家的理想以及国际主义实践都有着内在的联系,考察这一历史过程对于正确地认识二十世纪中期以来的全球主义思潮及其实践的发展进程和发展方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麦格拉思认为在批判自由主义的过程中,福音派与后自由主义有着共同的交集和立场,尤其是反对自由主义所提倡和依赖的基础主义和特殊主义,二者似乎是有着共同基础和利益的盟友,其实不然,二者终究分属不同的范畴。麦格拉思作为福音派的代表与后自由主义的对话,在回应林贝克批判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后自由主义对福音派的重要意义,并对其充满了期待,希望能与后自由主义等现代思潮继续展开对话,促进福音派的成熟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严复把英国古典自由主义引入中国。此后,儒学与自由主义的思想关系问题便逐步凸显。作者从政治哲学角度对这一问题予以系统研究,乃中外学界之首次。虽然儒学与自由主义属于两种不同的政治哲学体系,但是它们有较大的相互诠释空间。而在这种互为他者的相互阐释中,意义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14.
许章润 《学海》2014,(6):114-121
对当下中国而言,以"以自由立国"为鹄的自由主义价值理念,已然在中国生根开花,转化、涵化、泛化为一般大众的心智,蔚为中国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如何将之恰予制度肉身化,结成政治成果,还尚待努力。而儒家文明恰为之提供了一个比较能适应不同经济社会形态,以及混融、整合和凝聚多族群信仰的公共框架。正可谓,制度是文化的肉身化,一如习俗是文化的实践形式。因而,制度的有效性不仅在于落实政策导向,而且从大视野来看,更在于贯彻文化理念,而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它们合纵连横,云蒸霞蔚,成就的是一种文明格局和文明气象。  相似文献   
15.
可行能力是近二十年来西方谈论极多的概念,努斯鲍姆以可行能力讨论尊严,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努斯鲍姆的尊严观以亚里士多德的功能和价值理论为基础,指出自己是在政治的意义上讨论尊严。她批评康德的尊严观建立在抽象原则的基础上,但事实上,她同样运用了康德式的论证形式,并填充了亚里士多德的内容,她的论证仍需要哲学基础,而不仅仅是政治的。最后,她的尊严观的完善论立场同其政治自由主义的主张是存在冲突的。  相似文献   
16.
再论唯物史观与启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唯物史观近年来复又成为学界探讨的重点。其中唯物史观同欧洲思想传统的关系,成为探讨的重要方向。笔者曾发表《唯物史观对启蒙的超越与转化》(见《哲学研究》2008年第6期),对问题作了一些初步探讨。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拓展相关研究。①本文结合课题的现当代视域,再作一些探  相似文献   
17.
罗尔斯对政治美德的关注是一贯的,在《政治自由主义》中,他构造了一种独立于各种完备性学说的政治观,给出了政治美德的内在基础,即在一个自由宪政的社会中,人们具有并可以得到发挥和发展的两个基本道德能力:形成正义感的能力以及形成、修正和追求善观念的能力,设定了使政治美德能够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良序社会的环境条件,在严格限定了的政治范围中,考察了诸种政治美德及其塑造途径。他以一种理论上自洽的方式捍卫了自由主义关于美德的信念。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化帝国主义:价值裂变与和合思想的文化互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所谓的“世俗化”。今天,生活在世俗化的信息网络时代,就意味着在一个世俗多元处境的世界里游刃有余,认可、放弃某种权威的游戏规则。纵观已经世俗化了的信息社会,我们不难发现,肇始于16世纪西欧的现代化经过几次变革扩展至21世纪全球  相似文献   
19.
评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哲学是当代西方哲学中最活跃和引人注目的领域 ,近几十年来 ,著名的思想家和重要的论著不断涌现。我国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翻译、介绍工作相当积极、多产 ,尽管如此 ,由于起步很晚 ,不少重要篇章至今尚未译 ,本栏目将择要选介 ,以期研究者和读者能对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脉络和进展有一全面、深入了解。哈贝马斯访华 ,进一步激起了对他的思想的关注 ;当代政治哲学中 ,平等问题和正义问题一样处于中心地位。本栏目的介绍工作从这两个话题做起。  相似文献   
20.
贺来 《现代哲学》2003,(2):1-1,18,19
马克思已经去世120周年了,为什么今天仍然需要谈论他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