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现行法秩序下紧急状态法制的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宁峰 《学海》2004,(3):106-111
20 0 4年 3月 14日 ,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它将“戒严”修改为“紧急状态” ,这表明修宪者的立法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转变。本文描述了我国紧急状态法制的历史演变 ,并对《戒严法》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的内容进行分析 ,说明现行法秩序下紧急状态法制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12.
在孟子和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中,羞耻概念具有重要地位,基于两者羞耻德性的互诠,可知两位哲人分别认识到了羞耻本质的不同侧面,前者强调羞耻的内在性与先天性,后者强调羞耻的外在性与社会性。这是构成羞耻本质的两个要件,而且这两个要件在羞耻德性的伦理价值上得到了体现。在现代社会中,羞耻感这一道德力量的普遍衰减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重建崭新的社会道德秩序,应该以培植与提升个体自我的羞耻感为基础,因为羞耻是道德世界最具革命性的力量。羞耻的伦理价值与羞耻的本质也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羞耻具有消极的道德谴责作用,这是产生羞耻现象的社会根源,另一方面羞耻又具有积极的伦理建构作用,这导源于羞耻内在于人性的基本事实。从道德哲学的理论视域上看,羞耻所具有的伦理价值在于它能够承担得起道德奠基任务,能够培育一种健全的道德人格,所以说羞耻对现代社会伦理秩序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3.
郭星华 《学海》2001,(1):116-119
"秩序情结"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一种深层心理状态,即使在当代中国的年轻一代里也是存在的."秩序情结"对我国的社会转型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是促进社会转型的平稳进行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不利的一面是对社会转型的速度有一定的阻滞作用.此外,虽然儒家思想与传统伦理道德仍然是主流,但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这种格局既是社会转型的结果,又是社会进一步转型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4.
国外关于自发特质推理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发特质推理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中近几年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说明自发特质推理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的基础上,介绍了自发特质推理的几种研究方法,并指出了有争议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5.
采用探测词再认范式,考察社会层级的内隐刻板印象。结果发现,在能力推理上,无论地位高低,个体对高权力推理为积极的反应时显著长于消极,对低权力推理为消极的反应时显著长于积极;在热情推理上,无论权力高低,个体对高地位推理为积极的反应时显著长于消极,对低地位推理为消极的反应时显著长于积极。这表明,权力和地位在热情和能力维度的刻板印象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其中权力正向预测能力,地位正向预测热情。  相似文献   
116.
马云驰 《现代哲学》2008,1(1):104-108
哈耶克认为传统、宗教、道德并非出自任何人的刻意设计或创造,而是自发生成与发展的,且在个人生活和社会进化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宗教、传统和道德一样,对行为都具有规则性意义.宗教通过影响人们形成观念和选择的过程中对传统和道德起着维护和促进作用.传统、宗教、道德共同维持和扩展社会的整体秩序.  相似文献   
117.
权力主体忠诚于权力客体:和谐社会的权力伦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利与权力之所以是法律的最重要现象,是宪政的最基本矛盾,是因为它们是构建社会秩序的核心要素.和谐社会诸要素关系的相互融洽必须以权力主体与权力客体的良性互动为根本.这种良性互动关系内生出权力的诸多道德诉求和伦理品质,其中一个重要的伦理维度就是权力主体忠诚于权力客体.  相似文献   
118.
钟毅平  黄柏兰 《心理科学》2013,36(5):1031-1036
采用错误再认范式,考察了心理距离是否影响个体对他人行为的自发特质推理。实验1采用2(配对类型:图片-可推测的特质词、图片-不可推测的特质词)× 2(空间距离:近、远)的混合设计,要求被试判断特质词是否在前面的行为句中出现过,以探讨自发特质推理形成情况。结果表明,与近空间距离相比,被试对远空间心理距离的行为主体产生了更多的自发特质推理。实验2采用2(配对类型:图片-可推测的特质词、图片-不可推测的特质词)× 2(时间距离:近、远)的混合设计,被试反应与实验1相同。结果发现,与近时间心理距离相比,被试对远时间心理距离的行为主体产生了更多的自发特质推理。实验结果提示远心理距离比近心理距离更利于自发特质推理,并在解释水平理论的框架内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9.
先秦儒家人性论的政治哲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政治哲学都必须以一定的人性论为前提.与对人的存在进行实然性描述的人性论不同,先秦儒家的"人性善"是对人性作出的应然判断.这种人性论本质上体现的是"人道"精神的"成人论",其形式上是预设的,而内容上则是建构的.以这种人性论为基调,先秦儒家开出的是体现其哲学思想的政治与道德一体的"礼制"秩序模式.尽管自有自由、民主意识以来,"礼制"思想已命运多舛,但从普遍的历史视角出发,"礼制秩序"既体现了其历史的现实性,同时对当代道德和政治哲学仍不失文化传承上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0.
人类有追求规则、秩序的本能,有秩序的环境是否能提高人们的信任水平呢?本文的具身性研究思路将社会学中抽象的“秩序”具体化为任务操作,以197名大学生为被试,将其分为三组分别完成秩序程度不同的连线任务,然后通过投资博弈任务测量被试信任水平。结果显示,(1)秩序线索影响信任水平,强秩序线索能提高个体信任水平;(2)秩序线索对信任的影响因个体性别不同而表现出差异,秩序线索的差异只影响女性信任水平;不同秩序条件下的男性信任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