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1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2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道德教育模式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建国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道德教育模式的比较,总结和概括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和之后的道德教育模式的特色和不足。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对近五十年来的道德教育进行比较科学的评价,总结成败得失,这对今后构建现代化的道德教育模式和新时期的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2.
<正>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一种实践哲学、一种实践的唯物主义,这是30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之一。然而,从理论上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这还仅仅是我们重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质的开端,更进一步的问题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相似文献   
53.
倪志安 《哲学研究》2012,(10):30-34
<正>一、"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探讨以及关于共产主义的构想中,早已具有"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深刻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曾站在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立场,思辨地把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54.
在以笛卡尔为代表的西方形而上学史上,自然的研究一直被本体论的二元性——即知性的透明性与不可还原的事实性的并置所困扰.梅洛-庞蒂对自然的反思正是从批判笛卡尔主义的二元论开始的.在他对自然的追同中,他以人的身体为根据揭示了身体与世界、人性与动物性在整全性意义上的相互包含,并从发生性维度阐明了反思在身体上的涌现.这间接地为我们确立了自然存在的两间性,并最终致力于对传统二元本体论的突破.  相似文献   
55.
郑秋月 《哲学动态》2012,(4):106-110
魏晋时代可以说是中国美学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新的政治教化尚未形成,逐渐摆脱汉儒纲常名教束缚的人们在思想和行为上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与自由。这一时期,玄学是政治形态与思想文化的主导,它主要以古代典籍中最具形而上学特色、包含丰富哲理的《老子》、《庄子》、《周易》"三玄"为阐释对象,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与美学形而上的精神理想来倡导一种道家对天地自然和谐的超  相似文献   
56.
学诚 《法音》2012,(8):16-17
(2012年8月3日于日本京都)宗教通常源自于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敬畏,包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宇宙法则的敬畏等等。在这些对象面前,人类是那样的渺小,以至于当灾难来临时,人类显得是那样的无助。凭借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人类将"人定胜天"的信念也发展到了极致。尽管有些灾难,通过科学的预测与事后的补救,能够将对人类的伤害降到最低,但因为人类活动而对自然产生的干扰,并因此引发的灾难,大大削减了人类正面努力的成果。因此,与过往相比,对今天的人类来说,自然灾难所引发的苦难丝毫也没有减少。作为人类大家庭中的一员,宗教者在面对灾难的受难者方面,理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相似文献   
57.
在《思维与智慧》这片沃土里,生长着一棵棵至真至善至美的大树。每棵大树都向大自然释放着新鲜的空气,净化了我们生存的环境。《思维与智慧》里的园丁们辛勤地劳作,精心地管理、呵护这片大树。棵棵大树都是优良的树种,给人间带来了无穷的美。园丁们心地善良,她们给小树苗以优越的成长空间,把小树苗栽在向阳的位置。倾心地帮助小树苗更好地成长,并陪伴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她们清楚地知道小树  相似文献   
58.
幸福是什么?不论是强调外在的富足,还是突出内在的自足,归根究底是对生存状态、生活质量和生命品质的肯定。就此而言,我们可以从生命的三维性来完整地把握和理解幸福:生命  相似文献   
59.
当今,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止日渐成为教育的主导观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60.
一、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一直是教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侧重指其在学习行为中的理论基础作用。行为主义重视外显的行为,强调对间接知识的重现,认知主义重视知识学习的内隐行为,特别是间接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加工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对知识的组织、结构及知识之间有情境的意义联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