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张敏 《中国道教》2018,(2):26-29
道家思想对中国两干多年以来的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认真借鉴道家思想中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理念,对推进我国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2.
《学海》2018,(5):22-30
亚当·斯密在写作《国富论》时看到,重商主义政策体系正推动着英帝国走向深重的危机:殖民地既不能提供保卫帝国的兵力,也不能提供维持帝国民政的收入,反而增加了母国的防卫负担;美洲独立战争爆发后,帝国分崩在即,严重依赖殖民地进出口贸易的经济结构变得极其脆弱;不列颠沦落为"商人之国",商人阶层垄断贸易,对平民大众多有压迫与剥削。在重商主义政策体系下,法律变得暴戾,让英国人引以为傲的自由惨遭倾覆。危机的症结在于:商人欺骗、侵夺了主权,绑架了国家,使法律只体现商人阶层意志。《国富论》致力于传授重商主义时代的主权理论:主权者必须知晓国民财富的自然秩序,以此驯化资本,使之合于正义与公共利益;主权者必须对商人的"独占精神"有所警惕,不受其蛊惑,使经济政策合于社会的自然机理,体现国家的公共意志。  相似文献   
43.
管月飞 《世界哲学》2015,(2):146-152
宽恕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待"恶",尤其是"极端恶"上。鉴于奥斯维辛之后,一些人主张无原则的宽恕,威森塔尔提出:什么人有权利宽恕?按照他的观点,除了受害者任何人都无权代表他人宽恕,因为"真正的宽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而出于诸如政治考量、利益算计的宽恕从来就不是宽恕。以"宽恕"的名义要求或指责受害者是不公平的,甚至可能成为对施恶者的变相支持。必须承认,在人类社会的价值体系中"正义"仍是最重要的基石。  相似文献   
44.
在现行法律框架下,通过文献检索、走访调研以及比较法研究方法探讨我国病历的所有权归属与所有权行使问题.本文认为病历具有物的属性,这是本文展开探讨的前提.基于对患者与医疗机构之间的空白病历买卖合同关系、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之间的雇佣关系等多重法律关系的分析以及出于对患者隐私权等权利保护的考虑,认为病历所有权应归属于患者.同时,在病历私有说的基础上,分析了病历所有权行使、病历所有权的限制以及病历所有权受侵害时的救济等问题.  相似文献   
45.
接受辅助生殖技术的女性从治疗开始已经承受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经济等方面的各种压力,这足以对其以后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实施此项技术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受术女性产生不必要的伤害,尊重其平等就医权和知情同意权,保护身心健康,尊重人格及尊严,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6.
在分析导致医患关系失和原因的基础上,界定“患者道德权利”内涵,揭示患者道德权利被忽视和遭受侵害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常见原因,结合患者道德权利的特点,提出强化患者权利保护的措施,即转化患者道德权利为制度性权利,提升权利的权威与效力;提高医务人员人文素质及执业能力;创新患者道德权利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47.
接受辅助生殖技术的女性从治疗开始已经承受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经济等方面的各种压力,这足以对其以后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实施此项技术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受术女性产生不必要的伤害,尊重其平等就医权和知情同意权,保护身心健康,尊重人格及尊严,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8.
王青 《管子学刊》2013,(3):113-117
20世纪后半期,人类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摆脱人类生存的困境,走向具有生态持续性的文明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实践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试将孔子和泰德·本顿的生态观加以比较,求同存异,发掘其中蕴含的积极因素。两者在对自然的解读上,强调自然的客观实在性,重视自然的内在价值和对自然规律的遵循;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阐发人与自然的息息相关性和密不可分性,强调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强调合理地支配和有限地利用自然,承认自然的极限。这些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9.
在云南,一年只有两个季节,旱季和雨季。从11月份开始,太阳一直炙烤着大地,直到第二年的5月份,第一滴雨才噼里啪啦地砸下来。干燥了半年的植物,抖抖身子,哗啦啦地抽节拔芽,各种菌类更是如雨后春笋,一夜之间开遍了山林。雨季一到,村民们便争先恐后地往深山里去,凌晨两三点,村子里已经看不到人影了。因为山里长着一种叫做松茸的菌类,这种菌味道鲜美,早已成为餐桌新宠,价格逐年飙升。因此,雨季挖  相似文献   
50.
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非自愿收治是一个富有争议的问题,它体现了公共利益和个体权利、医学模式和公民自由、家长主义和个体自主等不同价值间的矛盾和冲突.本文从伦理学的角度,结合我国精神卫生立法的历史和现状,对非自愿收治的合理性、非自愿收治的标准与程序等问题进行了论证.惟有建立以患者权利为导向的精神卫生体系,才能真正保障患者和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避免精神病学非自愿收治的滥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