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近代西方无神论的形态经过自然神论和泛神论,最后达到唯物主义的战斗无神论,这也是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发展的基本过程。18世纪法国无神论成为彻底的无神论,在自然观上达到真正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在哲学上提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并重的思想,并初步具有辩证法的特征,在历史观方面显现出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这些特点使以18世纪法国无神论为代表的西方无神论成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重要思想来源,在一定程度上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2.
学界对郭店儒简《性自命出》作者聚讼纷纭,但若悬置对具体作者的执求,以篇为单位予以观照,将其视作《礼记》类文献中的一篇,则可发现其义理脉络是对孔子“性近习远”说的逻辑展演,其思想史定位当在孔、荀之间。其以气言性的性情观、心术为主的心性论、人道可道的礼乐论,构成一条层层递进、彼此联动的工夫论进路。此进路与荀子“情可为”“心之可”“积礼义”的“化性起伪”说基本一致,实开荀子天生人成的工夫论之端绪。不同于孟子德性论、本质论的论性范式,《性自命出》和荀子的此种气性论、过程论的自然人性论传统应当是先秦思想史之主流。即便在孟子性善论崛起后,此一脉络仍以或显或隐的形式延续于后世思想史中。  相似文献   
233.

随着医疗技术在医疗领域的迅速发展,个人对医疗措施具备了更宽泛的选择权。然而,我国对生前预嘱制度的引入存在较大的伦理争议,主要表现为基于目标冲突、责任冲突和角色冲突导致的伦理困境。通过解析救死扶伤的时代理解、父权主义的时代抛弃、自然死亡的时代定位与生前预嘱的时代需求,提出我国应对救死扶伤进行重新定义、确立个人中心主义、正确对待自然死亡、推进生前预嘱制度入法的应对策略,以从根本上破解生前预嘱制度的伦理困境,促进生前预嘱制度在我国的落地实施。

  相似文献   
234.
前瞻记忆年老化研究的自然情境和实验室情境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龄—前瞻记忆矛盾现象在实验室情境和自然情境研究中普遍存在。当任务设置为日常情境时, 前瞻记忆不受年龄影响或随年龄增长而促进, 前瞻记忆成绩可能受人格、生活方式、任务材料、提示等因素的影响; 当任务是实验室情境设置时, 与年轻被试相比, 老年被试前瞻记忆成绩一般都较差, 前瞻记忆成绩可能受回溯记忆负载、线索类型和策略控制加工的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年龄-前瞻记忆矛盾现象可能来自于环境与意向的社会性特征、认知资源分配策略等方面的原因。最后, 从被试控制、任务材料的设置、动机因素的探索等方面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235.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贸易战的发生让人们处于一种本体不安全的状态中,即人们的本体安全感受到了威胁。本文研究了消费者本体安全感威胁对家乡品牌偏好的影响。三项研究的结果表明,相比本体安全感没有受到威胁的个体,本体安全感受到威胁的个体对家乡品牌的偏好度更高,其中家乡依恋起到了中介作用。具体而言,本体安全感受到威胁的个体更倾向于依恋可以提供常规生活和构建个人身份的家乡,以此寻求本体安全感恢复,从而增加了对家乡品牌的偏好。实验结果还发现,自然栖息地情境展露在本体安全感威胁对家乡品牌偏好的作用中起到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当展露于自然栖息地情境时,本体安全感受到威胁的个体能够通过对自然栖息地这一更广泛的地点依恋来对抗本体安全感威胁,不再需要寻求家乡依恋来缓解本体安全感威胁,从而使其在对家乡品牌和非家乡品牌的偏好上不再呈现出差异。本研究的发现丰富了现有本体安全感和品牌偏好的相关研究,为品牌提供了一种新的本土营销策略,具有丰富的理论贡献和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236.
从审美角度观照自然和环境,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已经开始,但是从笛卡尔以来的现代哲学、现代科学和环境思想当中却缺失了这一维度。当代的“自然关学”与“环境关学”的出现,就是要超出以艺术为研究中心的“分析关学”传统,而去寻求审美观念曾经退场的新的生长空间。如从这两种关学对哲学的贡献来看,则具体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对“康德关学原则”的当代辩驳;2.对“环境伦理学”的本体论推动;3.对于“自然一文化”之辩的哲学反思;4.对中国古典“生态智慧”的阐发。  相似文献   
237.
自然造化问题,是道家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老子认为,自然造化,是“无为”而自成、自化。他主张“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大道取法自成;“万物将自化”(同上,三十七章),万物自行化生;“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同上,六十四章),大道辅助万物自然成长而不敢有所施为。庄子及其学派继承并推展了老子“无为而自化”的自然造化观。《大宗师》指出:“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  相似文献   
238.
近百年来,人类物质文明之发展,日新月异,前所未有。人类正在竭尽全力地试图去认识自然,掌握自然,乃至于有人企图去创造自然。 与人们重视物质文明的程度相比较,人们对于自己的精神文明之发展的关心和重视程度实为不足。人们对于社会认识的程度和对于精神的认识,远不如对于物质文明之发展。它表现于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人们往往只知道从自然索取,却不知道保护和付出,于是自然生态受到破坏,最后受到自然的惩罚。至于有人企图再去创造一个自然,必然是以牺牲一个现实的自然为代价。  相似文献   
239.
本文解庄子哲学为人生哲学。文中首先探讨了庄子人生哲学思想的本体论基础。接着阐述了庄子的人生理想及其理想人格,指出天人合一是庄子界设的人生最高理想境界,自然无为与逍遥自由构成了这种境界两方面的内容,体现这种境界的理想人格兼有精神超越又逃避现实的矛盾品格。文章最后部分从”有待”到“无待”、“有己”到“无己”、保身全生的养生观与安时处顺的生死观等方面,揭示了庄子关于人生理想实现道路与途径的思想。  相似文献   
240.
斯宾诺莎的宗教概念是斯宾诺莎主义的重要方面。这一少有人作专门研究的宗教概念应当受到关注,这对于我们的斯宾诺莎研究的深入是绝对必要的;对于我们的今日宗教问题的思考亦绝非无益。本文拟从斯宾诺莎的著作出发,考察其宗教概念的特有内涵和本质,并对它作出应有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