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7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942.
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特征包插在文化传承中呈现出功利性、情感性和伦理性特征;在审美传承中呈现生命感与和谐性特征以及逐渐符号化倾向;在工艺传承中的因地、因时、因人适宜的观念和原则性特征.研究中国民间美术传承,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之路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和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943.
在"世界精神卫生日"义诊宣传活动期间,某市精神科专业医院临床心理主任告诉记者,仅2017年1月至9月,该院心身科和临床心理科门诊接诊达70562人次,心身科收治入院2493人次;其中抑郁症占比最大,有1717人次;焦虑症489人次;强迫症31人次,其中不乏有一定量的中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神经症和可疑神经症在中学生群体中已引起了高度的关注,每年总有一些学生因受神经症的困扰,轻则学习效率下降、人际关系紧张,重则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体质健康出现明显问题,更有甚者出现自杀倾向。  相似文献   
944.
在城市风景题材创作表现上,无论中西绘画,艺术家们都曾经把身心居住的城市作为寄托情感的载体画进画面。笔者把城市风景作为油画创作的一个专题来研究,在表现领域中力求拓展,即内容出新、题材出新,寻找历史上没有成熟表现的或相对少有涉足的或是空白的自然物象作为表现对象,通过提炼自我具有个性的艺术语言来表达画面意境,即城市风景画的灵魂和精神,同时也是城市风景绘画的重要表现内容。  相似文献   
945.
一名重点大学大三学生因身体原因引起抑郁症状,并出现明显自杀倾向。在配合医院药物的治疗下,通过积极心理暗示强大来访者的自我,并采用意向对话和催眠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46.
阿奎那把自然法分为首要条规和次要条规,首要条规是基于人性及人性倾向的行为规则,而次要条规则是从首要条规派生出来的较具体的条规.关于首要条规及次要条规的学说,是阿奎那自然法理论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可以说是其整个道德哲学的"基石".  相似文献   
947.
学界关于湛若水与陈白沙思想关联的历史评定大多在"白沙宗子"与"出入有间"之间犹疑不定。本文则另辟蹊径,主要选取湛若水在白沙身后所作对白沙学旨的描述和体现其整体认识的祭文、碑铭等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内在的文本分析以及其间细密关节与具体分殊的扣问,揭示天理之学与自然之旨的互动与融合、继承与创新,从学问主旨与整体精神来把握二人思想的关系。可以看出,湛若水对自身学问归属有着自觉、深刻的认识,并通过对"天理"、"中正"与"自然"的融通在理论上建构起与白沙之学的实质学承,使之接续上孔孟学脉,从而建基于更加广阔深厚的儒学传统的土壤中。  相似文献   
948.
949.
刘笑敢 《哲学研究》2022,(1):52-65+126
本文引介三个方法论概念,即概念考古、诠释取向,以及体系义,这些视角可以揭示《老子》之自然在古今中外的比较中所凸现的独特性,忽略这种独特性是《老子》研究中的盲点。全文从六个层次说明《老子》之自然的独特性:(1)独特的人文自然,(2)从词典释义看其独特性,(3)从自然与nature之不同看其独特性,(4)从学界分歧看其独特性,(5)从原文看其独特性,(6)从自然之义的演化看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950.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修昔底德<战争志>所记述的"弥罗斯对话"一直是个众说纷纭的政治议题.本文详细阐释这场"对话"所呈现的正义诉求与公平、安全、利益、希望和羞耻的多重纠葛;认为弥罗斯人所代表的斯巴达式"神圣"信仰与雅典式"人的自然"信念之间的对峙达至一个最高点,而雅典人在国际政治中始终是"自然之必然"的践履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