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作为艺术工作者不但要拥有娴熟的技术、技巧,而且要对艺术的规律、规则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够自觉地运用到艺术实践活动中,成为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艺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和生活;所有艺术活动的起点和终点都在于创造原来没有的形式,所以形式是艺术的基础.从宏观上考虑,培养视觉反映力,增强视觉接受信息的能力,即感悟能力;自觉养成探索即创新能力;培养分析、思维能力,锻炼对事物的把握能力,努力适应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2.
张娜 《中国宗教》2022,(2):76-77
清水道教音乐创始于明朝万历年间,是传统道教音乐与位于甘肃东南部的清水县民间音乐文化融合形成的一种具有独特地域特征的道教音乐种类,其音乐形态活泼丰富,既展现了清水当地的文化民俗,又体现了道教敬天爱人、自然无为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3.
汪灵 《美与时代》2015,(1):115-116
包豪斯为现代主义提供了清晰明确、耐久实用的设计原则,追求经济、简洁与实用功能。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在"无印良品"的产品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形式追随功能"、"忠实于原材料"、"少即是多",这三条戒律使"无印良品"被当代都市消费者接受,并使得这一品牌得到了较高的知名度和消费者忠诚度。  相似文献   
134.
藏传佛教历史上,古德论述大圆满法的论著浩如烟海,但经典的论述当属隆钦然绛巴的《七宝藏论》,其中《句义藏》①一书独辟蹊径,对觉性自然智慧的运思脉络、演绎进程、整体特征以及源流关系,作了权威的诠释。笔者尝试通过解读《句义藏》的文本,揭示大圆满法的深层义理结构,同时表明大圆满法的思维品格、精神气象与黑格尔哲学、现象学及老庄道学旨趣之间内在的贯通性及其相互诠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5.
春风 《天风》2011,(2):44-44
尽管自杀的原因各不相同,自杀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然则其本质乃是一样的:在自然死亡之期限尚未来到之先,提前自行结束自己在人世间的旅程。一、自杀行为不符合圣经教训和神的旨意人的身体和灵魂皆是上帝创造的,人的生命也是上帝赋予的,故上帝是生命的缔造者,  相似文献   
136.
艺术以各种各样新鲜的形式,在人与人,人与城市间流动着。于是,我们有了一张全新的生活地图,睁开奇迹般的双眼,了解到世界上所有没有规则的创意生活,Style传递着艺术家从灵魂底层蔓长出来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7.
魏晋南北朝时期,世道混乱,玄学风行,文人志士对山水的审美观照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自觉的审美活动.山水诗、山水题材的画作以及山水画论大量涌现,代表着这一时期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并对以后山水审美活动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8.
139.
心理因素与癌症的自然消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0.
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架构表现审视,是以儒、道、墨、法为基架兼容他家的复合文化系统。就其作用表现考察,儒家无疑起着前引的作用、墨家和法家具有附翼的功能,而道家则起着制衡的作用。这种互动互补、错综消长的建构特征。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自身既有冲撞和协调,又有交胜和交用的相当稳定和牢固的特殊格局。价值学说正是贯串此格局的一根梁柱。基于这样的前提认识,本文拟就道家学派之鼻祖老子的价值观,作一粗疏的评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