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9篇
  137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81.
陕西省天主教中青年神职人员培训班于2003年11月18日上午在陕西省统计大厦隆重开幕,这次培训班是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委统战部、省宗教局的关心与支持下由省天主教“两会”的积极参与下举办的,此次培训班特别邀请了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刘柏年副主席和国家宗教事务局张宪民副司长为  相似文献   
182.
上海南汇区天主教“两会”负责人杜仁元神父,在常人的眼里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天主教神职人员,但在教友群众的眼中,他就是一位称职的好司铎。杜神父初来南汇之时,南汇还是属县建制,他以五旬的壮年,默默地在主的园地里“耕耘”,使得堂区的各项工作渐成规模,为主作出了见证。当南汇撤县建区时,杜神父已跨入了六旬之列,但他仍勤恳地工作,终于使得堂区工作又同区属要求匹配起来。杜神父处处以吾主耶稣为楷模,处处以国家利益为准绳,处处  相似文献   
183.
一、传教目的,宗教政治因素难以区分 天主教在华传播,引起许多中国人的强烈抵制和反对。明万历年间,南京礼部侍郎沈漼上疏,总结了天主教的“罪状”:第一,修订历法,不合天道;第二,反对祭祖,破坏孝道;第三,以小恩小惠收买人心,且财源来路不明;第四,召聚信徒,结交士大夫,图谋危害国家。他的上疏,引发了中国天主教史的第一起教案——南京教案。清康熙初,杨光先上《请诛邪教状》,说传教士“依西洋新法”是“暗窃正朔之权以予西洋”,指责天主教是邪教,由此引发“历狱”。沈、杨二人的言论,代表了反对天主教的主要观点。那么,早期传教士在华传播天主教,究竟有何目的呢?  相似文献   
184.
黄夏年 《佛学研究》2004,(1):387-391
2004年11月12日至15日,“佛学研究方法与佛教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在福建厦门大学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江西、湖北、湖南、广东、浙江,以及台湾省的佛教学者和法师一百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50余篇,内容丰富,富有新意。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大和尚出席了开幕式,并做了讲话。与会代表围绕“佛学研究方法论”、“佛教与佛学”和“佛教教育与佛教诠释学”三个主题做了认真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5.
鸠摩罗什所译《阿弥陀经》的正宗分由三部分组成。首先讲述了西方净土及其主人公阿弥陀佛的超胜性;其次讲了念佛发愿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最后展示了六方诸佛的证诚。归根到底,《阿弥陀经》的要点在于念佛发愿往生,关于这点,中国和日本的净土教者是如何认识的,特别是关于一七日一心不乱执持名号的理解,本文将以此为中心试为探讨。  相似文献   
186.
伊斯兰教本土化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成功范例。本文通过对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汉译的分析,述说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经验,说明了异域、异质文化交流会通、融为一体的必要条件、途径、意义等。着重强调文化之间的交流只有在本土文化的"母土"和"土壤"中找到生长点,才能最终被接受、融合,成为本土文化的新的营养和有机成分。  相似文献   
187.
本文在历代藏学家就本波教与钵第教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岷江上游本波教与钵第教宗教实体构成要素间的比较,以及对岷江上游本波教与钵第教信众的教派认同程度的分析,认为本波教与钵第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同构成了略别于汉传佛教的藏传佛教。从本波教的本土文化成分和对古印度佛教的藏族化程度来看,本波教是藏传佛教最典型的代表。  相似文献   
188.
“宗”“教”之别与扬净抑禅:印光净土思想的两块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家章 《现代哲学》2011,(1):114-120
印光认为不宜"宗"与"教"混淆,"宗"是佛教的根本旨趣,"教"则是适应不同的教化对象而说的教法,上根者宜"宗",中下根者宜"教"。"宗"分律、教、禅、密、净五宗。禅净是最易令众生了生脱死的两大要门,禅净有别,净为律、教、禅、密之归宿。印光通过重释禅净四料简,扬净抑禅,强调专修净土法门是末法时代佛教信众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89.
起初人们认为不同细胞死亡方式之间潜在的细胞调节是不同的,然而,近来的研究显示细胞死亡的潜在机制较复杂,在一定情况下,不同细胞死亡方式之间相互联系甚至相互转化.对几种细胞死亡方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回顾.有助于评价关键的细胞死亡途径,发现新的治疗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0.
细胞死亡方式的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起初人们认为不同细胞死亡方式之间潜在的细胞调节是不同的,然而,近来的研究显示细胞死亡的潜在机制较复杂,在一定情况下,不同细胞死亡方式之间相互联系甚至相互转化。对几种细胞死亡方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回顾,有助于评价关键的细胞死亡途径,发现新的治疗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