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0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以20名青少年及45名中老年为被试,考察在目标和风险框架下,为自己和亲朋做决策时,人格特征与框架下决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目标框架下,青少年为自己做决策时,宜人性、外倾性较强者更易做出检查身体的决定,开放性较强者更少决定检查身体;尽责性、神经质较强者越易出现决策偏差。风险选择框架下,青少年为亲朋做决策时,宜人性、开放性越强者越易出现框架效应。中老年群体中,人格特质对框架下决策的预测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2.
道德自我调节是指个体根据自己道德行为史来确定未来增加道德行为还是减少道德行为的过程,为分析现实中个体道德行为动态性提供了新视角,本文旨在梳理前人研究,回顾道德自我调节的研究成果和不足,并提出今后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13.
研究以333名国企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探索了仁慈领导对员工沉默行为的影响以及组织内自尊的中介作用和员工面子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仁慈领导负向预测员工沉默行为,组织内自尊在此过程中起中介作用;面子正向调节组织内自尊和员工沉默之间的关系,即面子意识越高,两者之间的负向关系越弱,不光如此,面子意识还调节组织内自尊对“仁慈领导—员工沉默行为”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4.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以孙彦等人(2012)所研究的”MP3购买问题”为实验材料,采用2(时间压力:有时间压力/无时间压力)×2(图形版本:图形版本1/图形版本2)×2(品牌类型:品牌A/品牌B)三因素混合设计探讨了时间压力对品牌决策中图形框架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无时间压力条件下被试的品牌决策偏好受到了图形版本的影响,即出现了图形框架效应;(2)在有时间压力条件下图形框架效应对品牌决策偏好的影响被弱化了,说明图形框架效应是一个精细加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5.
双文化个体的文化框架转换:影响因素与结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化与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兴趣已经从关注文化差异转移到文化与心理如何相互影响。基于动态建构主义取向的文化框架转换(cultural frame switch,CFS)模型认为:个体完全可以同时拥有两种及其以上的文化构念网络,它们具有动态性,受情境线索所驱动,个体可以在不同文化之间根据情境需要进行文化框架的转换。CFS受到个体的种族内隐观和双文化认同整合的影响;CFS所积累的多元文化经验可以提高创造性和认知复杂性,也可能产生文化刻板化,导致对外来文化的排斥。未来研究可以探讨CFS的适用范围,进一步细化研究,考察主流群体成员的CFS,重视整合视角的研究,运用多元研究方法。借鉴该领域的研究思路对于考察我国的少数民族等多元文化个体的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6.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小学到高中阶段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进行纵向研究。对每个年龄阶段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过程进行了模型匹配。发现在四个模式中:(1)模式二比较适合小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发展模式,模式一和模式四比较适合初中年级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发展模式,模式四拟合程度最佳。模式四适合高中生。(2)初中阶段,是学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较为迅速和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3)对于高年级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模式主要以元认知为调节变量,随着年龄的增加,元认知能力也逐渐发展。  相似文献   
117.
本追踪研究从发展的角度探讨了焦虑退缩行为与儿童的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 并探讨了气质对焦虑退缩行为的影响。共132名儿童参与了本研究, 2岁时测查了儿童气质, 7岁和11岁时测查了儿童的焦虑退缩行为和社会适应。结果发现, 7岁时焦虑退缩行为与社会适应之间的相关不显著, 11岁时焦虑退缩与积极的适应结果呈负相关, 与消极的适应结果呈正相关; 儿童2岁时的行为接近显著预测儿童7岁和11岁时的焦虑退缩行为, 且儿童2岁时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调节行为接近与11岁时的焦虑退缩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 从7岁到11岁, 焦虑退缩行为对社会适应的影响变得消极, 在对焦虑退缩行为的预测中, 存在不同气质特质之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8.
基线比例忽略是指个体进行决策和判断时不能充分利用或者忽略基线比例而偏好新信息的现象。该现象普遍存在于日常行为与决策的许多领域,尤其显著表现在临床医疗领域,因此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基线比例忽略的心理机制主要有双加工理论和因果贝叶斯框架等。基线比例忽略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认知能力、年龄、基线比例的表述形式等。未来的研究需要从基线比例忽略的神经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应用研究的拓展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9.
采用改编的I0S量表测量自我与他人的心理距离,在收益和损失情境下,综合探讨了为他人和预测他人决策时心理距离对个体风险偏好的影响.结果发现:(1)与他人心理距离越远,个体决策时越偏好风险,且反应时越短;(2)个体预测他人决策时比为他人决策时更偏好风险,但两者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3)心理距离与决策者角色存在交互作用,即预测时个体认为远心理距离他人比近心理距离他人更冒险,而为他人决策时两者差异消失;(4)决策角色与决策框架、心理距离与决策框架存在交互作用:在收益框架下,自我他人心理距离较远时个体更偏好风险,且个体预测比为他人决策时更冒险,损失条件下无差异.依据相关理论对这些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0.
框架效应是描述决策理论违背规范决策理论的经典"异像",它的产生被认为是"不理性"的表现。投入认知资源有望削弱框架效应。为验证这一假设,本研究以128名有管理经验的文科类专业企业员工为被试,通过两个创业风险决策情景的重复验证,研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即认知需求、加工深度和与创业决策情境的内在相关影响框架效应。研究还发现,认知需求高的个体框架效应减弱,信息加工深度会加重这种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