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0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47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孔子思想中,"知天命"之"知"是一种内在感悟,具有自反自觉的特点。因此说,天命不但不外在于生命,而且恰恰因为生命而被呈现。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体生命,其生命内容由内在德性和社会文化共同组成,所以,所呈现的天命中就含有使命感和使命要完成的目标两项内容。相应地,要"知天命",不仅需要提升生命境界以增强道德感悟的能力,还需要投入社会伦理的具体实践来扩充生命的广度和厚度。通过这两个方向的努力,所"知"得的天命就承载了生命的核心意义和价值追求,从而使天命成为生命的写照。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的"知天命"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审视。  相似文献   
92.
采用负性生活事件量表、自我批评量表、亲子关系量表和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问卷对333名初中生进行测查,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对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负性生活事件对初中生的自我批评和自我伤害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自我批评在负性生活事件与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3)负性生活事件和自我批评的关系(中介效应的前半段路径)受到亲子关系的调节,即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我批评的正向影响随着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的增强而减弱。因此,负性生活事件和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之间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93.
自我参照范式是探索自我认知发展的重要范式,找到一个可靠方法获得一份稳定结果一直是儿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研究以3岁至5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所有权参照进行编码、图片再认和源判断进行检测。为了结果的稳定可靠,每位儿童需要参加4次测验。结果显示,图片再认上4岁、5岁儿童出现自我参照效应,源判断上3岁、4岁儿童出现自我参照效应。对源判断结果分析发现,自我参照成绩在各年龄组间保持不变、他人参照成绩随年龄增长逐渐提高,二者发展趋势的差异是5岁儿童源判断上没有自我参照效应的主要原因。以上结果说明,3~5岁儿童普遍存在自我参照效应,但测验方法会影响该效应的表现年龄;其次,自我源判断能力的发展早于他人,3~5岁之间他人源判断能力是在持续提高的;另外,4次测验间的比较证明,源判断测验较之再认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4.
采用儿童数学焦虑量表、小学生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小学生数学元认知问卷,对508名乡镇中、高年级小学生进行测量,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数学焦虑影响数学成绩的内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数学焦虑显著负向预测数学自我效能感、数学元认知和数学成绩,数学自我效能感显著正向预测数学元认知和数学成绩,数学元认知显著正向预测数学成绩;(2)在数学焦虑对数学成绩的预测中,数学自我效能感和数学元认知均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3)数学自我效能感和数学元认知在数学焦虑和数学成绩之间起链式多重中介的作用。因此,数学焦虑除了直接作用于小学生的数学成绩,还可通过数学自我效能感或数学元认知间接影响数学成绩,而且可通过数学自我效能感进而通过数学元认知间接影响数学成绩。文章讨论了上述发现的理论及教育实践含义。  相似文献   
95.
马泽威  全鹏 《心理科学》2015,(2):379-382
考察抑郁在青少年核心自我评价与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对502名高中生进行量表测评。通过偏差校正的Bootstrap法和有先验信息的MCMC法求出中介效应值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030,-.011]和[-.024,-.014],提示抑郁的中介效应显著。效应量k2、R2med分别为.124、.104,偏差校正的Bootstrap法抽样5000次后,构建的效应量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070,.178]、[.063,.156],两种指标共同验证效应量为中等。研究结果说明抑郁在核心自我评价与自杀意念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量中等。  相似文献   
96.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社交网站已成为人们活动的新领域和人际交往的新媒介。同现实交往一样,在社交网站中个体会采用不同的自我呈现策略。为探讨社交网站中自我呈现策略、社会支持和自尊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485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社交网站中积极和真实自我呈现均与社会支持和自尊呈显著正相关,但真实自我呈现与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的相关程度更高。(2)社会支持在积极自我呈现与自尊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积极自我呈现对自尊只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真实自我呈现对自尊不仅有显著的直接预测效应,还能通过社会支持的部分中介效应对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7.
采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大学生网络自我控制量表对44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时间管理倾向、网络自我控制与病理性网络使用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与网络自我控制显著正相关;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网络自我控制与病理性网络使用显著负相关;(2)网络自我控制在时间监控观对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网络自我控制在时间价值感、时间效能感对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8.
采用眼动记录技术和恋人概念威胁启动范式探讨自我和恋人面孔优势效应的产生和维持过程。结果发现:与概念非威胁启动条件下相比,概念威胁启动条件下,被试搜索恋人面孔时的兴趣区个数和搜索自我面孔时的平均眼跳次数与搜索陌生人面孔时比差异变得不显著;恋人面孔与陌生人面孔在兴趣区内总注视时间上的差异变得不显著。结果表明,自我与恋人面孔存在注意的优先捕获和维持优势,恋人概念的威胁启动会减少对恋人的关注,证明了建立恋人的积极概念是恋人面孔优势效应产生和维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
以自我参照加工任务为范式,实验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探讨了自我参照加工中符合判断和不符合判断加工的时间进程和大脑神经机制。结果发现,自我参照加工在时间上可以概括分为三个阶段:注意分配阶段N1(80~150 ms)波幅出现自我参照结果的差异;语义整合阶段N2(250~450 ms)波幅和潜伏期出现自我参照结果的差异;评价判断阶段P3(450~700 ms)波幅和潜伏期出现自我参照结果的差异。从我们选择的大脑兴趣区激活水平上分析发现,自我信息在大脑中的激活似乎是一个由右及左,由后及前再及后的动态变化过程。研究结果丰富了自我参照加工的已有结果,并且对未来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0.
康德的道德自我观以反思哲学和先天综合的形而上学为基础,突出道德自我的个体性,坚持自然法中的原子论,表现出定言命令的抽象空泛和软弱乏力。黑格尔扬弃了康德道德自我观及其形而上学基础,注重对道德和伦理进行辩证分析,对伦理的丰富形态进行考察,通过自我意识、精神、自由的逻辑演进,将道德自我置于社会伦理基础之上,以克服道德自我形而上学方法论中的二元矛盾以及个人主义、原子论缺陷。基于人性的社会性、自我意识和精神的互主体性、自由的历史性和客观性的理解,黑格尔的道德自我观内蕴着历史主义和时代感、实践性和社会现实性、整体主义和普遍主义等社会伦理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