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6篇
  免费   627篇
  国内免费   1301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262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正春节时我们可以书写一些感恩赞美神时春联,既符合传统习俗,又能彭显信仰。每个国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生活习惯,包括节日习俗。它们既承载着传统的文化元素,也有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但其间往往是鱼龙混杂,良莠并存。因此,对于这些习俗,基督徒必须持守圣经真理,正确面对。对于符合基督教信仰、积极健康、增强民族向心力的活动,我们可以参与,反之则不然。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相似文献   
912.
采用2个行为实验探讨了自我损耗对利他惩罚的影响。实验1采用“Stroop”任务操纵被试的自我损耗,并考察愤怒情绪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实验2使用公正敏感性量表选出高低两组被试后采用“划e”任务操纵被试的自我损耗。两个实验均用最后通牒博弈考察被试的利他惩罚行为。结果发现:高损耗组被试对不公平分配方案的拒绝比例显著高于低损耗组;愤怒情绪在两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高公正敏感组中出现了明显了自我损耗促进效应,低公正敏感组不存在。证实了自我损耗对利他惩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13.
达尔文生物进化演化规律已成为自然与社会的普遍规律.总结、分析近年来生物进化、分子生物学、基因遗传学与医学研究的新成果,认为不同种类的陆地脊椎动物之间以及猿猴与人的差别,主要是生活习性与运动行为的区别.结论是,在生存环境的压力下,运动行为的欲望、变异与灵巧智能化的需求,可能是脊椎动物加速进化成人类"自然选择动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14.
马建军 《社会心理科学》2003,18(2):11-14,20
制定合理的薪酬计划对一个组织来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从公平理论入手,分析了员工是怎样获得对于薪资的满意度,进而怎样改变自己的行为。这对组织确立正确合理的薪酬标准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15.
本文首先阐述了对新修订的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与加涅和安德森的认知学习结果分类进行比较研究的缘由;然后分别概述这三个分类理论;接着就他们分类的异同进行比较,以沟通_三者关系;最后表明,应该将教学目标与学习结果分类理论相沟通才能有效运用目标分类学指导教学目标、策略和评估的设计.  相似文献   
916.
课堂情境中学生竞争对其成就归因和成就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世奎 《心理学报》1992,25(2):72-79
本研究把成就归因区分为倾向性成就归因和情境性成就归因两种类型,并分别检验了在课堂情境中学生之间的竞争对二者以及对成就行为的影响。被试是80名初中一年级学生。结果表明,(1)竞争对学生的倾向性成就归因没有明显影响,而显著地影响着学生的情境性成就归因;(2)竞争对学生随后成就行为没有明显影响;(3)倾向性成就归因对学生的成就行为的影响是显著的,但是它的这种影响却是间接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917.
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一致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关于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llavior),在理论上存在一个争端:“亲社会行为是否构成人格中一个独立的特质?”也就是说,人们的亲社会行为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能否保持一致性?已有的研究报告,结论不一,分析其原因,每个研究者对“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内涵没有取得统一意见,对被试的年龄取样也各异,实验情境的设计与被试的实际生活相差较远,并且对学龄前儿童的研究是个空白。根据我们对3~6岁幼儿行为的观察、分类,以及我们实际操作的可行性,我们认为,幼儿的亲社  相似文献   
918.
班杜拉论自我效能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班杜拉《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1977年)一文中。之后,在大量的实验研究基础上,班杜拉及其同事提出了自我效能原理,班杜拉在荣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的授奖大会上(1980年),做了题为《人类行为中的自我效能机制》的讲演,进一步丰富了这一原理,班杜拉的《思想与行动的社会基  相似文献   
919.
人们往往认为集中化的民主规则为配给提供了比个体化的医生决定更优越的基础。本文反对这种意见,探讨了基于规则的配给的缺陷。规则太不确切,不能精确反映身体和精神损伤的种种区别,以及医学科学的复杂性,尤其考虑到不同的病人赋予医疗风险和补助的广为不同的个人价值。基于规则的配给也受到利益集团对决策过程所施压力的偏差作用,往往使医生对他们实行的配给决定不负任何道德责任。使控制费用成为医生内心考虑的一部分,是配给在社会上和专业上更可接受的一个手段,并且这无论如何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即使基于规则的配给异常优越,在实行和解释规则时会留下相当领域由医生判断来作决定。结果,尽管病床边的配给有缺陷,为了完全基于规则的制度而完全抛弃它,是不明智的。  相似文献   
920.
心理控制源期望的认知-知识系统模型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王登峰 《心理学报》1996,29(1):70-75
在总结了有关心理控制源期望的理论与实证证据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年来在责备、辩解、生活事件知觉与心身健康关系方面的研究,将心理控制源期望重新界定为一种“认知-知识系统模型”:个体的心理控制源期望既在总体上表现为一种一般性的内控或外控的倾向性,又受对情境特点的认知的影响,两者有交互作用,而且社会文化环境的特点也起重要的作用。这一模型总结了中国被试的研究结果,并且在人格、社会心理及临床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方面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