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1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53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8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探究积极和消极情绪与自我控制在自我同情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机制,采用问卷法对477名成人进行调查,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发现:(1)自我同情、积极情绪、自我控制和睡眠质量两两之间均为显著正相关,而上述变量与消极情绪均为显著负相关;(2)自我同情可分别以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和自我控制为中介来预测睡眠质量;还可依靠消极情绪与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效应来间接预测睡眠质量;但是,自我同情对睡眠质量的直接效应不显著。该研究结果为改善睡眠质量提供了新的干预视角。  相似文献   
82.
简云龙  刘源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7):1589-1603
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重要的非认知因素。通常认为动机对学习是有利的,但研究发现并非所有动机都是有益的,这提醒研究人员有必要区分出各种不同的动机类型。现有研究一致表明内部动机对学业成就具有积极且长期稳定的效应,而外部动机的效应尚存在争议。具体而言,有研究者认为外部动机对学业成就是有害的,但部分研究发现外部动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能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针对上述存在的争议,本研究梳理了“动机连续体”这一概念,从两个方面的研究来进行阐释。首先,从大理论的角度整合了动机的相关理论,以自我决定理论的动机连续体为基础,引出相关理论,如兴趣理论、目标理论、期望价值理论、自我价值理论、强化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这些理论可以解释动机连续体中一种或几种类型的动机。 其次,从动机的结构及其如何影响结果变量这一角度对上述理论及其应用进行总结,主要存在四个观点。传统的争论集中在单维结构和多维结构之间。单维结构认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是相互对立的,即内部动机会促进绩效,而外部动机会降低绩效。多维结构认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能够相互累加,都能促进绩效。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更复杂的结构来整合上述观点。譬如半辐射结构使用全局因子来表示动机的整体水平,同时允许特定因子表示具体动机类型。这种半辐射结构借用了双因子模型,提取了一个“自我决定因子”,同时允许每种特定动机类型具有自身独特的影响。此外,乘积模型表明这两种动机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即外部动机的对结果的影响会因个体内部动机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反之亦然。 综上所述,本研究总结了关于动机连续体的不同理论之间的优缺点,回顾了动机结构的不同假设及其应用。在不同学科中对动机的测量方式、动机对不同结果变量的不同影响以及动机的跨文化研究等问题仍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对动机结构和效应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帮助研究人员将不同的理论应用于适当的情境中。  相似文献   
83.
为了考察特质焦虑与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关系并基于双系统模型探究其中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采用特质焦虑问卷、简版自我控制量表、感觉寻求量表和青少年多领域冒险行为问卷对1720名12~18岁的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数据1549份。结果发现:(1)特质焦虑能正向预测青少年的冒险行为,自我控制在特质焦虑与冒险行为间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2)感觉寻求调节了该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即个体的感觉寻求水平越高,自我控制对冒险行为的预测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84.
联合颜色−标签匹配任务和空间参照框架判断任务,考察自我优势效应对远近空间中空间参照框架表征的影响。颜色−标签匹配任务要求被试对颜色(黑色/白色叉子)与标签词(自我/他人)之间建立稳定的联结,被试随机分为自我联结组和他人联结组,两组被试均需在远近空间中完成空间参照表征任务。结果发现:(1)与他人联结组相比,自我联结组表现出显著的自我优势效应;(2)自我优势效应对空间参照表征的影响仅体现在近处空间且对自我中心表征任务的影响更大。研究表明,自我优势效应优先影响近处空间表征,表现出近处优先性。  相似文献   
85.
为探讨家庭功能、自我控制与青少年心理复原力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心理复原力量表对浙江省、山东省、河北省95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家庭功能对青少年心理复原力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自我控制在家庭功能和青少年心理复原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家庭功能对青少年心理复原力中介过程的前半段路径受到性别调节,相比于女生,男生群体的家庭功能对自我控制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6.
为探讨挫折情境下自我肯定对执行功能的影响,创设挫折和非挫折情境,采用价值观自我肯定干预,通过Stroop范式和2-back范式分别测量抑制控制和工作记忆的刷新能力。结果发现,挫折情境下的Stroop任务和2-back任务反应时均高于非挫折情境;挫折情境下自我肯定组在Stroop任务和2-back任务上的反应时均显著低于非自我肯定组,而非挫折情境下两组的反应时没有显著性差异;Stroop效应量在情境与肯定条件上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结果表明挫折降低了执行功能的任务表现,自我肯定干预能够改善挫折情境下执行功能相关的任务成绩,促进了个体对工作记忆任务的刷新能力和Stroop任务的认知表现,但对抑制控制能力的改善没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87.
郑阳蕾  胥遥山 《心理科学》2022,45(6):1450-1457
本研究以157名大学生为对象,选用正念五因素量表、心理韧性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和Aitken拖延量表,探索在网络教学情境下正念对学业拖延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正念能够直接对网络教学情境下的大学生学业拖延产生影响,也能够通过心理韧性和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对大学生学业拖延产生影响。研究结论为发挥正念的作用,改善网络教学情境下的学业拖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8.
随着科学技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如今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强大,合理将其应用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能够给人带来强大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让学生能够有一个直观性的学习方向,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要对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实践操作措施。  相似文献   
89.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除了本我、自我之外,还存在着超我的状态。本我、自我互为存在,相互作用,超我是一种理想的完美状态。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老虎、派、"食人岛"分别代表着一个人的本我、自我与超我。李安用一个自救的故事,向观众展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相似文献   
90.
该研究以山东省610名高中生为被试,检验了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的信度和效度.结果表明:(1)中文版GSES的有些项目,区分度不高;(2)中文版GSES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与分半信度,但重测信度不高;(3)中文版GSES的单维度性没有得到证实;(4)中文版GSES不具有很好的预测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