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0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652篇
  205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记忆中专长效应的理论发展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谊  吴明明  吴庆麟 《心理科学》2003,26(3):543-544
1 引言专家借助专门领域的知识或技能,能快速而有效地记忆该领域的信息,这就是记忆中专长效应(expertise effeets inmemory recall)。对记忆中专长效应的科学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初。三位俄罗斯教授(Djakow,Rudik,petrovsky,1925)曾在实验室中研究了8位超一流国际象棋棋手的记忆能力,并得出结论,大师的非凡记忆能力并非在任何材料上都得到体现。这一研究与其它早期探究专家记忆的研究一起,促使研究者开始探讨记忆中专长效应的内在机制或思维  相似文献   
992.
梁三才  游旭群 《心理科学》2003,26(4):751-752
1 前言 内隐记忆的性质、特点,主要是通过操纵各种实验变量(如加工水平)并观察其在内隐和外显记忆之间的实验性分离现象才得以揭示的。在众多实验变量中,操纵编码时的注意状态并考察其对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影响,对于揭示内隐记忆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者通过采用分心任务造成不同注意状态,对其在内隐和外显记忆之间的分离模式进行  相似文献   
993.
对557名留守儿童的亲子依恋、情绪调节能力、家庭功能及情绪健康进行测查,考察亲子依恋与留守儿童情绪健康之间关系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亲子依恋能显著正向预测情绪健康,情绪调节能力起部分中介作用,家庭功能对情绪调节能力的中介作用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994.
张莉  崔臻晖 《心理科学》2017,40(2):380-387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1年的数据,研究了参与休闲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参与各项休闲活动比例较高的老年人,其认知功能缺损的比例相对较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当控制了样本的人口特征(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性别、居住地)、社会经济地位、健康状况、以及生活习惯等变量以后,参与社交类、益智类、以及轻度户外活动的程度越高,我国老年人认知功能缺损的可能性就越低。这些发现鼓励我国老年人在晚年积极参与上述几类休闲活动从而降低其认知功能衰退的风险。  相似文献   
995.
巩固的记忆被提取后,进入不稳定状态,再重新稳定下来,这个过程称为记忆再巩固。本文首先阐述人类记忆再巩固主要研究方法和经典范式,梳理记忆再巩固在人类恐惧记忆和情景记忆两个方面的相关研究,并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整理记忆再巩固的加工机制。然后总结记忆再巩固应用于创伤性应激障碍和药物成瘾等心理障碍临床治疗的相关文献。最后本文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希冀对人类记忆再巩固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6.
叶晓红  陈幼贞  孟迎芳 《心理学报》2015,47(9):1101-1110
为了探究基于回想和熟悉性的外显记忆及基于启动的内隐记忆在编码阶段的认知加工差异, 该文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 并结合迫选再认测验和相继记忆(Dm)范式, 把学习项目分为四类:随后记住、随后知道、随后启动及随后忘记。结果表明, 与启动关联的Dm效应表现在刺激后700 ms开始的中央区, 随后启动比随后忘记更为负走向, 即负走向的Dm效应; 与回想关联的Dm效应表现为从400 ms开始的右前额区正走向Dm效应以及800 ms开始的枕区负走向Dm效应, 而与熟悉性关联的Dm效应表现在300~400 ms的前额区及500~600 ms的顶区正走向Dm效应。为了进一步确定这些Dm效应与不同记忆类型的关联, 第二个实验中在编码阶段同时设置了干扰任务, 以探究编码干扰下Dm效应的变化, 结果发现, 在编码干扰的作用下, 与启动关联的中央区负走向Dm效应仍有存在, 而与两种外显记忆:回想和熟悉性关联的Dm效应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即在编码干扰下并未发现任何与回想关联的Dm效应, 但与熟悉性关联的正走向Dm效应仍有存在, 主要表现在600~800 ms的右侧额区。综合这些结果, 表明回想、熟悉性与启动在编码阶段的脑机制应该存在着分离的现象。  相似文献   
997.
摘 要 协作促进是指先前协作提取的经验对后续的个人提取具有积极影响。为了探讨协作促进产生的基本条件及其原因,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分别考察了小组的人数和回忆方式对协作促进的影响以及他人再现和交叉线索对协作促进的贡献。结果表明:无论小组的大小为2人组、3人组还是4人组,回忆方式为轮流回忆还是自由回忆均能产生协作促进,且轮流回忆的协作促进量要高于自由回忆的协作促进量;他人再现对协作促进的贡献大于交叉线索。这说明协作促进是一个稳定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他人再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随着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 研究者借助脑成像等技术探讨了发展性障碍儿童的脑结构发育特点, 发展缺陷与脑功能损伤的关系以及障碍干预和脑功能改善的机制等, 这为揭示发展性障碍儿童异常神经机制的共性和特异性, 进而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了重要的生物学标记。针对儿童期常见的发展性障碍, 从脑结构损伤、脑激活异常、脑网络连接和脑功能康复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 指出未来研究应拓展角度, 注重揭示各发展性障碍之间异常脑发育特点的共性和特异性的具体表现、病理机制及基因基础等; 临床工作者应注重将脑发育的异常和功能改善用于辅助各类障碍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999.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 ASD在社交、语言、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与其异常的大脑功能连接存在密切关系。与正常发育者相比, ASD大脑既表现出远距离功能连接不足, 也表现出局部功能连接过度增强。ASD这种异常的脑功能连接受到结构异常、扫描状态、个体发展、分析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未来的ASD脑机制研究中, 要综合分析脑功能与结构, 关注年龄发展变化, 并将任务状态、被试取样、数据分析标准等因素纳入考察。  相似文献   
1000.
大量研究采用最后通牒博弈发现人们愿意牺牲自身利益来维护公平,普遍具有不公平厌恶倾向。本文基于行为博弈任务对个体处于不同角色时的公平行为,从神经学层面做出新的解释,并对现存理论模型做了梳理。脑成像的研究发现,公平行为的相关脑区主要有负责情绪加工的脑岛和与认知控制相关的背外侧前额叶,内侧眶额皮层。前脑岛激活越大,个体拒绝不公平方案的可能性越大,而腹外侧前额叶可以调节前脑岛的活动,使个体采取更理性的方式,接受不公平分配方案。另外,睾酮素和催产素作为神经调节的激素,可以对公平行为起到调节作用,睾酮素通过抑制内侧眶额皮层的激活,增加对不公平方案的拒绝率,相反,催产素可以降低个体对于不公平方案的拒绝率,并增加个体的公平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