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8篇
  2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金熠  张丹丹  柳昀哲  罗跃嘉 《心理学报》2014,46(11):1682-1690
厌恶作为一种威胁相关情绪有着帮助人们躲避有害刺激的进化意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厌恶加工能拥有独特的神经机制, 主要表现为在感觉刺激输入早期起抑制作用。本研究使用高时间分辨率的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作为研究手段, 探究正常被试观看厌恶图片时脑电活动变化。采用视觉搜索范式作为实验任务, 考察不同加工阶段注意资源消耗特点。脑电结果表明, 厌恶加工确实存在独特的加工机制, 表现为皮层活动先抑制后增强。行为结果呈显著交互作用:情绪图呈现时间较短时(0/300 ms), 被试任务表现受负性情绪加工干扰; 情绪图呈现时间较长时(600/900 ms), 被试任务表现不受负性情绪干扰。研究结果支持负性情绪两阶段加工模型, 即厌恶加工也存在先自动化后控制化的两个阶段, 并且在自动化加工完全消失之前存在两种加工进程并存的过度阶段。  相似文献   
162.
马利军  张积家  杜凯 《心理学报》2013,45(4):391-405
惯用语是比喻性语言的一种。语义分解性的作用是惯用语理解机制争论的焦点。通过语义启动任务, 探究了汉语动宾结构的惯用语和偏正结构的惯用语的意义理解模式, 揭示语义分解性在短的SOA (300 ms)和长的SOA (800 ms)下的作用。结果发现, 语义分解性独立地影响惯用语的意义激活:当SOA短时, 语义高分解的两类惯用语均表现出显著的字面义激活效应; 当SOA长时, 语义低分解的偏正结构的惯用语的意义激活的正确率优势明显。同时, 两类惯用语的语义分解性不同导致了语义激活启动效应的差异:当SOA短时, 语义低分解的动宾结构的惯用语存在两种意义的激活效应, 语义高分解的动宾结构的惯用语和偏正结构的惯用语存在字面义的激活效应; 当SOA长时, 语义低分解的动宾结构的惯用语存在两种意义的激活效应, 语义高分解的偏正结构的惯用语存在比喻义的激活效应。研究证实语义分解性在惯用语加工早期即发挥作用, 在加工晚期, 语义高分解的动宾结构的惯用语的多种意义同时激活削弱了两种意义的启动优势。整个研究结果支持惯用语理解的混合表征模型和层级显性意义假说。  相似文献   
163.
前置线索与刺激语义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艳芳  张侃 《心理学报》1999,32(3):299-305
运用前置线索技术,探讨无SRC条件下线索与刺激的语义相容性效应。实验考察不同线索与刺激的关系,线索与刺激的呈现间隔和线索有效性对视觉刺激进行非维度重合命名的影响。结果表明:(1)线索与刺激的语义相容性存在,且符合维度重合理论;(2)线索与刺激的语义相容性具有一定适时性,支持自动激活假设;(3)线索的客观有效性影响了线索与刺激的语义相容性,表现为有效性越高,相容性效应越显著。  相似文献   
164.
口语词汇产生过程中, 非目标词是否会产生音韵激活是独立两阶段模型和交互激活模型的争论焦点之一。研究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考察了被试在翻译命名任务中是否受到背景图片音韵或语义干扰词的影响。行为反应时中未发现显著的音韵效应, 而语义效应显著, 表明非目标词不会产生音韵激活。事件相关电位的结果显示在目标单词呈现后的400~600 ms时间窗口中出现了显著的语义效应, 在600~700 ms时间窗口内出现了边缘显著的语义效应和音韵效应, 均表现为相关条件比无关条件波幅更正。上述结果表明在将英语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 尽管在脑电上呈现出可能存在微弱的多重音韵激活, 但行为结果并不会显示出非目标项的音韵激活。研究结果支持了汉语口语词汇产生遵循独立两阶段模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5.
外源性注意与多感觉整合的交互关系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的研究领域, 一直以来备受研究者们关注。为了解释两者间的交互作用机制, 本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从两方面综述了外源性注意与多感觉整合的交互关系:(1)外源性注意可以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调节多感觉整合, 包括空间不确定性、感知觉敏感度和感觉通道间信号强度差异三种理论假说; (2)多感觉整合可以调节外源性注意。一方面, 来自多感觉通道的刺激能够以自下而上的方式自动整合, 整合后的多感觉通道刺激比单通道刺激具有更大的凸显性从而有效地吸引注意。另一方面, 整合后的多感觉通道刺激能够作为多感觉信号模板存储于大脑之中, 从而在任务中实现自上而下地调节注意捕获。  相似文献   
166.
王慧媛  隋洁  张明 《心理学报》2018,50(10):1071-1082
采用线索化范式, 操作性地建立线索和靶子的语义关联, 考察语义关联对注意捕获的影响。实验1采用特征线索意义靶子的形式, 建立某一特定语义水平的注意控制定势, 发现线索靶子语义一致时线索捕获注意, 线索靶子语义不一致时同样的线索失去捕获注意的能力。实验2随机呈现线索颜色和靶子汉字, 建立两种语义概念的注意控制定势, 发现所有的线索都出现了捕获效应, 而不论其在某一具体试次中是否与靶子意义一致。实验3交换了线索与靶子的属性及概念, 采用意义线索特征靶子的形式, 结果与实验1一致。这些结果表明, (1)语义关联的注意捕获符合关联性的无意注意定向假说, 刺激的捕获能力受当前的注意控制定势调节; (2)由语义概念激活的知觉表征在调节空间注意分配上与其自身相比形式相同, 但程度有所下降; (3)知觉特征水平的注意控制定势能够激活与其相应的语义概念, 使其吸引注意并调节空间注意分配; (4)知觉表征和语义概念的激活可能是双向的, 激活后在指导注意转移上表现出相同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7.
不一致性重读对口语语篇加工中信息激活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晓庆  杨玉芳 《心理学报》2005,37(3):285-290
利用跨通道词汇再认任务,探索了口语临场加工过程中,不一致性重读对新信息以及它所标示的旧信息在语篇表征中激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控制条件相比,不一致性重读虽然提高了旧信息在语篇表征中的激活水平,但是同时抑制了新信息的激活;这一促进和抑制作用在关键词汇后的500 ms就已出现。从而说明,对于相对重要的新信息,不一致性重读会阻碍语篇的理解,并且会影响到语篇的临场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168.
特质激活理论旨在阐明适宜的外部情境如何激活个体的内在特质, 以及这种激活如何促使潜藏的隐性特质表达出显性的行为。文章综述了特质激活理论, 剖析了其从思想诞生到基准模型, 再到拓展模型的两次飞跃, 重点阐释了情境分层、情境特征、激活后果的反馈等系统, 辨析了特质激活的内涵及其与“人-环境”匹配理论、与情境强度理论的异同, 从深化验证、拓展现有理论模型等视角提出未来研究走向。  相似文献   
169.
采用图-词干扰范式,要求被试口语产生包含三个名词的句子,同时听觉呈现干扰刺激并操纵其与各个名词的语音相关性,通过与无关刺激相比,与各个名词语音相关的干扰刺激产生的语音效应,探讨句子产生中音韵编码的计划广度,同时检验音韵编码的层级激活假设。结果发现,只有第一个名词上出现了语音促进效应,第二和第三个名词上既无语音促进,也无语音干扰。该结果与层级激活假设相悖,表明句子产生中音韵编码的计划广度为第一个韵律词。  相似文献   
170.
研究采用物品多用途任务、中文复合远距离联想任务和汉语双字词词对相关性判断任务,考察新颖性寻求特质水平对创造性表现的影响,探明语义网络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高新颖性寻求个体在物品多用途任务中有更高的新颖性得分,而在中文复合远距离联想任务中与低新颖性寻求个体表现一致;在低相关词对判断时,高新颖性寻求个体反应时更短;低相关词对的判断反应时在新颖性寻求对创造性行为表现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果预示,新颖性寻求特质有利于个体建构形成能快速激活远距离信息的语义网络,进而促进创造性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