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跳台法和避暗法观察中医秘方TCM901和TCM902以及脑复智和尼莫地平对樟柳碱所致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它们均可较好地改善记忆障碍。使动物下跳台或步入暗箱的潜伏期明显延长,并使它们的错误次数明显减少。结果还提示,TCM901和TCM902的作用与脑复智和尼莫地平相比,效果几乎相仿,但其中TCM902的效果似乎更好。  相似文献   
22.
以汉语双字构成的真词与假词为实验材料,2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技术(f NIRS)和事件相关设计,考察被试在完成词汇判断任务时的大脑激活模式,探索汉语双字词在心理词典中的表征方式。结果发现:(1)在完成真假词判断任务时,被试大脑左侧额叶和左侧颞叶均被激活;(2)与判断假词相比,被试在判断真词时显著地激活左额上回和左额中回。这一结果说明汉语双字词在心理词典中是混合表征的。  相似文献   
23.
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脑和免疫系统具有双向的相互作用。脑可以通过HPA轴和对免疫器官的直接神经支配来调节外周免疫功能;外周免疫活动的信息同样可由神经和体液的途径传入脑,如免疫细胞通过激活传入迷走神经中分泌细胞因子来影响中枢神经元的活动。大脑皮层、基底前离、中脑和脑干中的许多结构都与免疫有关,尤其下丘脑和边缘系统作为神经内分泌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调控中心,组成心理神经免疫调节的重要解剖基础。  相似文献   
24.
厌恶性条件反射与脑中c-fos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os免疫组织化学法作为一种神经功能活动形态定位法,已在大鼠厌恶性条件反射的神经机制的研究中得到应用。无论是在味觉厌恶性条件反射的研究中,还是在听觉剌激与电击相结合的厌恶性条件反射的研究中,都证明了条件反射建立后,条件剌激能诱导出与非条件剌激相似的c-fos表达的分布,这提示条件反射学习沟通了条件剌激和非条件剌激这两种不同剌激在大脑中的传导通路。  相似文献   
25.
脑激活定律     
用物理学的观点在系统水平上讨论脑内功能子系统的脑区激活及相互作用。引入一些参量描述脑功能特性 ,并且根据现有实验事实提出脑激活的四条定律。  相似文献   
26.
Fos免疫组织化学法作为一种神经功能活动形态定位法,已在大鼠厌恶性条件反射的神经机制的研究中得到应用。无论是在味觉厌恶性条件反射的研究中,还是在听觉刺激与电击相结合的厌恶性条件反射的研究中,都证明了条件反射建立后,条件刺激能诱导出与非条件刺激相似的c-fos表达的分布,这提示条件反射学习沟通了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这两种不同刺激在大脑中的传导通路。  相似文献   
27.
周广方  金花 《心理科学进展》2023,(11):2078-2091
精准功能磁共振成像(precision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fMRI)是指在单个个体中收集大量fMRI数据的一种数据采集策略,相较于传统fMRI研究中针对每个被试采集少量数据,之后通过组平均揭示认知过程的脑功能规律或是特定人群共享的脑功能特征的方法,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揭示每个个体的大脑特征,因此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和应用。迄今为止,众多研究采用该方法从功能网络组织的个体差异、个体识别、局部区域的功能定位、个体网络枢纽的识别、个体功能网络的发展与可塑性和临床应用六个角度系统揭示了个体化的脑功能网络组织,这些研究成果对未来脑科学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未来研究应该重点探讨现有研究所揭示的个体功能网络组织特点与行为表现的关系,通过对数据分析和成像技术的改进减少该方法所需的扫描时间,并尝试将该方法应用到任务态fMRI和多模态数据的融合研究中。  相似文献   
28.
言语想象不仅在大脑预处理机制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还是目前脑机接口领域研究的热点。与正常言语产生过程相比,言语想象的理论模型、激活脑区、神经传导路径等均与其有较多相似之处。而言语障碍群体的言语想象、想象有意义的词语和句子时的脑神经机制与正常言语产生存在差异。鉴于人类言语系统的复杂性,言语想象的神经机制研究还面临一系列挑战,未来研究可在言语想象质量评价工具及神经解码范式、脑控制回路、激活通路、言语障碍群体的言语想象机制、词语和句子想象的脑神经信号等方面进一步探索,为有效提高脑机接口的识别率提供依据,为言语障碍群体的沟通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29.
社交焦虑者在情绪加工和社会意图理解方面均可能存在异常,以负向认知偏差为代表,但目前尚缺乏针对社交焦虑的情绪与社会意图理解共性机制的研究和临床预测模型。本项目计划综合运用行为实验、功能磁共振成像和计算建模,基于情绪识别与社会意图推理的生物运动范式,并结合面部表情识别任务,系统考察社交焦虑者在情绪加工和社会意图加工中的负向认知偏差机制,并构建社交焦虑症状的预测模型,检验精神疾病背后的多维数据关联,以及多维数据对社交焦虑临床症状的客观分类和预测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随着超扫描技术的兴起,研究者们开始关注社会互动情境中有意识情绪感染的脑间神经同步问题。研究发现,脑间神经同步可能是有意识情绪感染在神经层面的指标。“发送者-接收者”模式的应用使得研究者们思考自我-他人重叠理论是否可作为有意识情绪感染脑间神经同步的心理解释机制。未来研究可采用基于自然情境的“发送者-接收者”模式以及“自然讨论”模式来探究不同社会因素对有意识情绪感染及其脑间同步机制的影响;未来还应构建有意识情绪感染的多模态超扫描平台,以此拓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