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阻碍条件性恐惧记忆消退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个体经历严重应激后形成的一种焦虑障碍,对其治疗的关键是消退由创伤应激导致的条件性恐惧记忆,但目前最有效的暴露疗法并不能真正有效地抑制患者恐惧记忆的表达.对条件性恐惧的动物模型研究发现情绪性增强效应、恐惧记忆二级条件化与再巩固、内侧前额叶皮层功能不足等均能够阻碍条件性恐惧记忆的消退.针对这几个方面可以探索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应方法.  相似文献   
62.
记忆再巩固现象及其生物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经巩固的长时记忆在激活后会经历一段易变而敏感的阶段后重新稳定下来,在此过程中,原有的记忆可以被修饰,加强,改变甚至消除,这个过程称为再巩固。记忆再巩固的研究意义在于它不仅扩展了人们对记忆本质的认识,而且对于临床治疗病理性记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行为学层面介绍了记忆的强度、记忆保持时间以及记忆激活方式对不同忆记忆再巩固模型的影响。并从蛋白质合成、基因水平、转录因子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再巩固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脉络。再巩固现象的研究不仅为治疗创伤性病理记忆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且为临床治疗药物成瘾相关病理记忆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63.
所谓明式家具的现代再设计并不是对其主要特征的生搬硬套,代家具设计师需要对传统家具艺术进行深人研究,提出对明式家具的现代再设计的新视角,才能不断创作出新的中式家具设计作品,给中国灿烂的古代设计文化赋予新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64.
对变化/分割模型的检验(I)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黄希庭  徐光国 《心理学报》1997,30(3):326-334
用两个实验对变化/分割模型进行了检验。实验1控制目标时距和该时距内的填充数字系列,操纵数字系列的分割段数;实验2控制目标时距内的填充数字系列的间距,操纵目标时距及其中填充数字系列的分割段数,要求被试用再现法和多数估计法分别复制目标时距,并进行立即估计和延迟估计。结果显示:与存储容量模型和加工时间模型相比较,变化/分割模型对时间估计的解释具有更高的预测效度  相似文献   
65.
陈永明  宋均  李峰   《心理科学进展》1992,10(1):48-52
本实验采用“学习——再认”法,对记忆的再构现象作了实验探讨。结果表明,人的记忆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对句子的记忆表现出再构现象。同时表明,给被试的指导语(即对被试学习的要求)不同,以及句子不同型式的变化,对记忆的这种再构现象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
绞窄性肠梗阻系指伴有肠壁血运障碍的肠梗阻,原因可为肠系膜血管受压、血栓形成或栓塞、或因肠管高度膨胀,使肠壁小血管受压而使相应肠段急性缺血。手术解除肠绞窄恢复血运,又诱导了再灌注的病理过程,造成迟发性肠组织损伤。传统诊断方法依赖典型症状和体征,一旦能确诊,病情多已进入晚期。早期诊断寄希望于实验室检查,寻找简便有效的生物医学指标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80年代以来,研究者运用类比的思维方法,先后提出数种实验室诊断指标,使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诊断研究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67.
孙晶 《天风》1995,(5):5-5
经文:可11:12—14;赛37:31 这里记载一棵无花果树因为不结果子而遭主废弃的故事。 我们经常提到“奉献”这个词:在祷告中,我们说:“主啊,我们把自己献在你的祭坛上。  相似文献   
68.
教会再合一运动是现代基督教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是基督教对西方社会现代性变革的回应。从排斥非基督宗教到与各种社会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对话,基督教通过教会再合一运动完成了以人性和理性为核心的神学思想重构,实现了基督教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69.
杜鹏 《天风》2013,(4):51-51
我幼年便有幸听福音,在教会中听得最多的莫过于耶稣行神迹.耶稣能医治瞎眼的、瘸腿的,能让死人复活.虽然大家都说他是一个人,但是我觉得他不是,他太神奇太全能了,他不可能生活在我们中间.随着我慢慢长大,到了初中,看到了根据《路加福音》拍摄的电影《耶稣传》,我看到了另外一个耶稣: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爱孩子,他有无助,他有痛苦.让人心生怜悯,让人为他的死痛哭不已.而后再思索,觉得耶稣是神,他所行的神迹是那么轻松,但他又是感情饱满顺服父命的人.然而他到底是何人?圣经四福音中对他所行神迹的记载占了一定的篇幅,他仿佛是一个神医,还有一点魔术师的感觉.这时我们也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耶稣很多时候会切切嘱咐得医治的人,不要叫人知道这事.耶稣能行神迹,却在别人希望看到神迹时说:除了先知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们看.他怎么会如此吝啬于行一个神迹呢?当我重读福音书,对天父那测不透的智慧有了新的领受.  相似文献   
70.
《现代哲学》2012,(1):32-44
2011年11月21-22日,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由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和广州大学共同举办了"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百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代表中既有从事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的大家,也有不少初出茅庐的青年学子,他们坚持思想开放、学术争鸣的原则,对会议主题进行了多维度、深层次的理论交锋和思想碰撞,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毛泽东思想和生平研究的现状。期间,会议还组织了部分专家与媒体的见面会,对毛泽东研究的一些困惑和热点问题进行了集中的交流。编者在录音整理及与会者提交论文的基础上选取了部分专家对学界和社会上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的回应,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