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刘爱书  陈力 《心理科学》2004,27(5):1127-1131
本文探讨儿童听觉P300与行为问题和智力不平衡的关系。分别采用儿童行为问卷(CBCL)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WISC—CR)评价儿童的行为和智力水平,采用听觉Oddball模式检测儿童的事件相关电位。结果表明,智力不平衡和P300潜伏期延迟提示的脑功能损伤可相互验证,混合问题儿童脑功能损伤程度比单一问题儿童严重,智力不平衡且有混合问题儿童的脑功能损伤更有可能是器质性的。  相似文献   
172.
ERP研究反映感数与计数的不同脑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跃嘉  南云  李红 《心理学报》2004,36(4):434-441
对于较小数目的快速准确认知的“感数”现象一直是一个引人兴趣的问题,这一感数过程到底本质是什么,它与计数过程究竟是同一种加工还是分属两种不同类别,对于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争论。本实验的目的在于研究感数加工的本质,运用ERP手段来探索其与计数的不同机制;并且以分心物变量为指标,研究在有分心物呈现时,感数与计数过程将会有哪些变化以及其潜在的神经机制。对14名正常青年人记录感数与计数加工过程中的事件相关脑电位(ERP)。刺激图片由位于屏幕中心的靶(白色矩形)或者靶+分心物(白色圆形)组成,靶的数目分为感数(1-3个靶)及计数(4-6);而分心物的数目有三种水平:零(无分心物),与靶的数目相同及两倍于靶的数目。被试计算图片上白色矩形的个数并对所得数目进行奇偶判断,最后根据奇偶性用左右手进行按键反应。行为结果表明,感数与计数的反应时在靶数目之间有显著性差异,靶数目相同时,分心物越多,则被试所需要的反应时就越长。ERP测量表明P1波幅随着靶数目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分心物数目的增加而增加;N1波潜伏期随着靶数目的增加和分心物数目增加而减小,N1波幅随着靶数目和分心物的增加而增加;P3波幅随着靶数目的增加而减小,在某些记录点具有靶效应和干扰效应。研究结果提示感数加工具有明显的分心物效应,而计数加工则不然,支持感数与计数分属两种不同功能加工过程的观点,感数加工更易受到分心物出现的干扰。  相似文献   
173.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是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手段,探讨社会科学问题与理论的多学科交叉领域。近来,功能性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凭借生态效度高、成像安全、对头动耐受性高、成本低等优势,成为了该领域新兴的热点技术。无论是在婴儿发育和社会经济决策的单脑研究中,还是在人际互动的多脑研究中,它都有广泛应用。未来近红外光学成像的应用可以向多脑神经反馈、脑机接口技术、设备无线化和多模态成像做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4.
李诸洋  刘璐 《心理科学》2017,40(4):850-855
传统的心理语言学研究手段存在一定的弊端,眼动和脑电同步记录技术具有高时间和高空间分辨率的特性,能够在自然阅读情境下探讨人在阅读中认知加工的时间进程及其相应的神经机制。本文在阐述眼动与脑电同步记录的必要性和方法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近10年来同步记录技术在心理语言学研究中的新进展,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对国内从事心理语言学领域的研究者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5.
内疚是个体做出危害他人的行为或违反道德准则之后产生的良心上的反省, 对行为负有责任的一种负性体验。内疚在道德规范和人际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者主要采取自我报告范式、情境模拟范式、过失范式和经济博弈范式考察内疚的发生发展及其功能。近年来, 研究者尝试揭示内疚脑机制, 研究发现内疚主要激活前额叶皮层和脑岛等脑区, 前额叶可能与内疚的认知成分相关, 而脑岛主要与内疚的情绪成分相关。未来的研究需要采用多种技术手段进一步考察内疚的认知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76.
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和图文理解整合模型指出, 多媒体学习中图片和文字在早期阶段的加工遵循双通道假设, 在晚期不同表征的信息进行整合完成知识建构。理论上的探讨得到了神经科学实证研究的支持。脑成像研究发现, 图、文加工在早期的前语义阶段存在差异, 但晚期的信息整合阶段共享了同一语义系统。事件相关电位研究也发现在早期图片诱发了独特的N300成分, 而晚期图、文均诱发了N400效应。尽管现有研究已经明确了图、文共享同一语义系统, 但是信息是如何在这一系统中进行整合的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7.
随着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 研究者借助脑成像等技术探讨了发展性障碍儿童的脑结构发育特点, 发展缺陷与脑功能损伤的关系以及障碍干预和脑功能改善的机制等, 这为揭示发展性障碍儿童异常神经机制的共性和特异性, 进而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了重要的生物学标记。针对儿童期常见的发展性障碍, 从脑结构损伤、脑激活异常、脑网络连接和脑功能康复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 指出未来研究应拓展角度, 注重揭示各发展性障碍之间异常脑发育特点的共性和特异性的具体表现、病理机制及基因基础等; 临床工作者应注重将脑发育的异常和功能改善用于辅助各类障碍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178.
随着高空间分辨率神经成像技术如fMRI和PET的普及, 神经成像研究报告的数量增长迅猛。文献的积累为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的数据, 研究者可以通过对文献的分析来验证研究结论以及提出新的假设。由于神经成像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寻求认知过程与脑区的空间位置对应关系, 基于坐标的元分析方法满足了这种需求, 成为神经成像数据元分析中主导的方法。其中, 激活可能性估计法(Activation Likelihood Estimation, ALE)由于方法上的合理性和使用上的便利, 成为当前使用最广泛的基于坐标的元分析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ALE方法的基本原理, 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神经成像数据元分析的两种主要思路:寻找多个研究的一致性以及寻找脑区激活的调节变量。此外, 文章还介绍了新近流行的脑连通性元分析模型(MACM), 即使用元分析方法进行功能连通性分析。最后, 文章讨论了当前神经成像数据元分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9.
大量研究采用最后通牒博弈发现人们愿意牺牲自身利益来维护公平,普遍具有不公平厌恶倾向。本文基于行为博弈任务对个体处于不同角色时的公平行为,从神经学层面做出新的解释,并对现存理论模型做了梳理。脑成像的研究发现,公平行为的相关脑区主要有负责情绪加工的脑岛和与认知控制相关的背外侧前额叶,内侧眶额皮层。前脑岛激活越大,个体拒绝不公平方案的可能性越大,而腹外侧前额叶可以调节前脑岛的活动,使个体采取更理性的方式,接受不公平分配方案。另外,睾酮素和催产素作为神经调节的激素,可以对公平行为起到调节作用,睾酮素通过抑制内侧眶额皮层的激活,增加对不公平方案的拒绝率,相反,催产素可以降低个体对于不公平方案的拒绝率,并增加个体的公平行为。  相似文献   
180.
意识特性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志彤  朱蕾  方加忠 《心理科学》2005,28(2):416-419
G.M.Edelman和唐孝威在2003年初分别发表了关于意识特性理论框架的论文和专著。通过对两位学者提出的意识特性理论进行比较后发现,他们对脑功能活动机理以及神经信息加工的动态整合过程认识竟非常相近、对意识本质理论的描述也非常吻合。他们的研究表明了脑科学研究的物理学方向:随着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从中可以获取丰富的脑神经信息,可以从系统层面上建立表征脑复杂性的数学物理模型,辨识脑神经各部分之间的关联作用,研究脑神经信息的整合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