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人们大都认为扁鹊(秦越人)擅长于诊脉、发明了脉学,后世的一些脉学著作包括淳于意学医用的教材也大都冠以扁鹊之名。然而,仔细研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以下简称《扁鹊传》),却发现这是个误解,扁鹊本人并不是靠脉学诊断疾病的。  相似文献   
22.
换留清纯     
荷尔德林说:只要良善、纯真与人心同在,人便会欣喜而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人生就像一场盛宴。平淡是它的本色,自然是它的历程,清纯是它的馈赠。能坚守清纯的人,不因岁月的流逝而变得粗俗,不受世俗的污染而丧失本真。历尽人生的磨难,仍对未来寄予厚望;饱经世事的风霜,仍对朋友投以热忱。这是真正的清纯,一种经过生活漂染、岁月过滤后的释然而洒脱的清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3.
优雅地老去     
罗艺 《思维与智慧》2009,(10):17-17
大约是20年前,初读林语堂,对他书中的一句话,格外感到有意味,他说:优雅地老去,也不失为一种美感……那时候,还很年轻稚嫩,却不知这句话,怎么就会有那样一种力量,瞬间就击中了我的心。  相似文献   
24.
王小明 《法音》2004,(1):38-39
2003年12月20日下午,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广东省佛教协会、广州市佛教协会、广州荔湾区政协主办,荔湾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局、华林寺、广州市炎黄文化研究会、荔湾区文档资料信息服务中心协办的“西来初地·华林寺·禅宗文化”研讨会,在广州胜利宾馆隆重举行。中国  相似文献   
25.
利百加 《中国宗教》2022,(12):62-63
一、新时代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自觉1.“中国化”是基督教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基督宗教每到一处都有“在地化”的过程,这既符合基督教教义,也秉承了教会传统经验。“在地化”要积极适应区域文化,才能做到实际意义上的“处境化”。基督教中国化让基督教在中国社会成为一种良性、和谐的存在,并力求将至今还存在于基督教与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身份之间的隔阂清零,这是基督教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对基督教的要求。  相似文献   
26.
地母观念形成于史前时期,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宗教意识的源头之一。地母被塑造为创造世界和万物并且造人造神的造物主。《地母真经》应当归入民间宗教经典之列,受到儒释道三教的影响,融合有三教的内容。  相似文献   
27.
吴明 《佛教文化》1995,(2):22-24
前面讲过如来禅的四禅八定的初禅,有人提出如何实修的问题。这就是我现在要讲的“数息观”。“数息观”与“不净观”为佛法修定的“二甘露门”。出家人宜偏重于修“不净观”,在家人则宜偏重于修“数息观”。本来“数息”是“六妙门”中“数息、随息、止息、观息、净息、还息”六个修息妙门之一,而且是首要之一,它既有显教的修法——显教六妙门,  相似文献   
28.
大雁,自古备受人们喜爱和称颂。可是,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日益加剧,“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暮雁新雁起汀洲,红蓼花疏水国秋”的壮美景象,如今已难以见到。幸运的是,五台山北麓的滹沱河畔,是我们山西省唯一的大雁北迁栖息之地。  相似文献   
29.
自汉迄明,惠施之学一直被批评为怪异、无用、不成学问。方以智是第一个替惠施正名之人。在《药地炮庄》等书中,方氏结合质测和算经,判断惠施历物说属于格物穷理之学。此说颇近于现代学者对惠施的定位。从思想史的角度看,对惠施的这种重新定位,预示着明清之际的学术转型正在悄然发生。  相似文献   
30.
成人在某些情况下推理他人心理状态时也会像较小的儿童一样出现自我中心化。本研究通过控制完成心理理论任务的反应时间,比较成人被试在有/无时间压力情况下推理他人心理状态时行为表现上的差异。其中,实验1选取24名大学生被试进行指示交流任务(考察视觉观点采择),实验2选取76名大学生被试进行成人版意外地点任务(考察错误信念理解)。结果发现,在限制反应时间的条件下,被试会更加自我中心化。两个实验的结果支持了成人推理他人心理状态可能是一个两阶段的加工过程的假设,即先自我中心再调整:首先以自我心理状态进行自我中心锚定,然后(若自我和他人心理状态存在差异)克服自我中心,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