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黄声远是我国台湾乡土建筑师的代表,他的建筑诗意般地根植于人和生活。他的建筑在地性表达,使人们对空间环境有着深刻的文化认同。文章通过梳理归纳在地性理论,结合与黄声远的访谈来阐述建筑师如何表达建筑的在地性,并通过诚品书店宜兰店来解析空间如何展现宜兰的人文情怀,帮助书店解决均质化问题,并发展书店的在地性表达。  相似文献   
162.
<正>(2015年4月15日)《任继愈文集》(十卷本)的出版,是中国学术界的一件盛事。中国无神论学会的杜继文、李申、习五一先生等也积极地投入了文集的编辑工作,花费了不少心血。《文集》的出版,也是中国无神论学会的理事和学者们翘首以盼的一件盛事。任继愈先生是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创会理事长,从1978年学会成立一直到他2009年逝世,可以说  相似文献   
163.
简论香港至和坛的脉源、信仰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香港至和坛的历史作了一个简明的回顾,并对至和坛的信仰、现状及其管理模式进行了一番阐论,从中我们可以管窥香港道教之一斑.  相似文献   
164.
《学海》2015,(6):25-29
切实可行的土地政策、灵活多样的统战策略以及因地制宜的武装革命道路造就了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后发优势",使它能够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然而,这些因素的具备离不开一些主客观条件,包括有不少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较少的"左"的错误的干扰,以及陕甘革命根据地领导人的务实作风等。  相似文献   
165.
《中国道教》1981,(2):67-83
桓帝二年,冬十月,长平陈景自号“黄帝子”,署置官属,又南顿管伯亦称“真人”,并图举兵,悉伏诛。《后汉书》卷七《桓帝纪》(周)勰字巨胜,少尚玄虚,以父任为郎,自免归家,……时梁冀贵盛,被其征命者,莫敢不应,唯勰前后三辟,竟不能屈。……  相似文献   
166.
莒地出土的最古老阴阳五行图是象数义理的统一模式,其体现阳为本的法则,形成同源性,产生出相反相成,通达天、地、人的易学、中医、历法统一的中华远古文明。莒族是马克思《数学手稿》中指出的用两手数数发明十进制的最古老民族。  相似文献   
167.
《地之国》中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物,在遭遇美国文化与原有文化冲击下采取的不同态度及其所产生的相同结果,反映出美国看似包容,但在制度政策上对移民是歧视的。无论如何选择,由于种族歧视,移民都很难融入美国社会,无法完全获得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68.
村头的德治哥家门前有棵皂角树,打我记事起,就那样粗壮,树干直直地撑起了一把大绿伞。皂角树有多少年了,谁也说不准,70多岁的德治哥说,他小时候就在树下玩耍。当然,那树下也是我儿时的乐园和天堂。乡村的月夜,月色分外皎洁,晚饭还没有吃完,小伙伴们就在门口一个劲儿地喊叫:快出来捉迷藏!我把碗一推,就直奔皂角树下,几个  相似文献   
169.
吴明 《佛教文化》1994,(3):20-22
所谓依法系而作禅定的分类,就是依照禅定法门自身性质结合法门流传体系按层次而来分类。这样,既能继承过去,又能适应现在,更能开拓未来。举其大者而分: 其分类一,即为佛教禅与非佛教禅,是以属佛法非属佛法而分类也。所谓属佛法和非属佛法,就是看它是否合乎佛法般苦,合乎般若者皆是佛法,否则都非佛法。  相似文献   
170.
南人 《佛教文化》1997,(5):24-25
全球“温室效应”真地已经降临了么?这大约不算什么新鲜话题了。可是,一位又学佛又学很专业洋玩艺的青年朋友还是常对此撇嘴:什么“温室效应”?应该叫“火宅效应”!人这物种,就会造些文饰的词蒙自己!照他的说法,全球的温度平均上升哪怕一两度,北极万古不融的冰山立刻就要融化———他说:“那还是温室么?哥们,这不是火宅是什么?”这话有火气,但今夏北方的气候,可是比他的话要“火”得多,这倒是真的。好不容易,熬过了最初几轮热浪的煎熬,京城的报纸这才宣布,说是今年夏天乃184O年以来最热的一个夏天,我心说了,184O年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