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橛是一种常见于喜马拉雅地区的密教法器,其存世量大、材质多样,在造型上亦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藏密传统多以为此类法器源于印度,但在今日印度,类似的橛型器却并未在考古材料中有所出现。针对这种遗存数量的高度不均,本文试从技术史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解释。通过考察橛型器在材质及仪式功用方面的演进,尝试解答其在印、藏两地遗存不均的现象,也能同时深化对两地橛型器在历史与宗教内涵上差异的认知。  相似文献   
102.
103.
火,披着动物华丽的皮毛,人们伸手烤火的姿势,像抚摸。干冷的罡风拥挤在窗外,觊觎室内的火发出的光亮。当风从缝隙中钻进来,火茁像眼镜蛇听到了印度艺人的笛声。灵活的头部摇曳不定,起舞翩跹。  相似文献   
104.
刘煜瑞 《管子学刊》2011,(2):104-106
中国古代土地管理思想的核心,乃一个“均”字和一个“安”字,称之为“均地安民”。井田制、限田制、均田制、均税制,都是“均地安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制度体现。均地的实现形式随着时代的迁移而发生着变化。自中唐以后,“均地”向“均税”(历史上也称此“均税”为“均地”,取均平土地赋税之义)演变,称之为“均税安民”。就广义来说,“均地安民”也包括了“均税安民”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5.
情绪与情感是一对既相连又不同的人类心理因素,直接影响到各个器官、感官能否正确、协调、统一地运动和发挥功能.因此在演唱时要求情绪和情感要与演唱的曲目相符,使发声器官都达到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06.
从水网密布的浙北平原,到东南沿海的丘陵地带,加上数以千计的大小海岛,在十万多平方公里的浙江省内,包含了山河湖海在内的丰富多彩的地理风貌。  相似文献   
107.
释昌如 《法音》2015,(2):4-9
<正>在汉语系佛教中,"缘集"一词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只有在世亲的《十地经论》中有使用"因缘集"一词。因为地论学派以弘扬与阐释《十地经论》为中心,所以"缘集"一词或许是这个"因缘集"的省略用语。在《十地经论》中,"因缘集"一词与"十二因缘"同义,但在地论学派的语系中,"缘集"并不是指向"十二因缘",而是指向其特有的  相似文献   
108.
老师问打翻了墨水的孩子:"你这么做是有意地吗?"或"你这么做是成心地吗?"或"你这么做是有目的地吗?"乍一听去这三种问法的意思似乎是一样的。但奥斯汀结合诸多具体案例,细致考察了"有意地(intentionally)"、"成心地(deliberately)"和"有目的地(on purpose/purposely)"这三个副词性表达的语用和词源,呈现了其中若干"细微而重大的不同之处",并由此切入对道德责任、行动及语言等主题的探讨。本文原为奥斯汀1958年在"美国政治哲学与法哲学学会会议"上发言的草稿,会议的总主题是"责任"。奥斯汀去世后,弗格森等人在其遗稿中发现了这篇手稿,并参照其他手稿整理成文。本文被视为日常语言学派的经典篇章之一。  相似文献   
109.
意志是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的意识的能动体现。儿童意志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意志品质方面。意志品质主要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  相似文献   
110.
吕澂先生为蜚声中外的佛学家。作者亲随吕先生攻读佛学多年,对吕先生十分了解。本文就吕先生的为人处事、治学精神,尤其是在佛学研究上的卓越贡献,一一作了评介。文章写得全面系统,透彻感人。本刊特发此文,以饷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