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26篇 |
免费 | 294篇 |
国内免费 | 893篇 |
专业分类
33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80篇 |
2022年 | 107篇 |
2021年 | 80篇 |
2020年 | 87篇 |
2019年 | 81篇 |
2018年 | 73篇 |
2017年 | 82篇 |
2016年 | 82篇 |
2015年 | 82篇 |
2014年 | 413篇 |
2013年 | 113篇 |
2012年 | 128篇 |
2011年 | 166篇 |
2010年 | 150篇 |
2009年 | 169篇 |
2008年 | 188篇 |
2007年 | 124篇 |
2006年 | 130篇 |
2005年 | 155篇 |
2004年 | 171篇 |
2003年 | 141篇 |
2002年 | 104篇 |
2001年 | 99篇 |
2000年 | 58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5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3.5~5.5岁学前儿童年龄认知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实验采用三个问题作业(“年龄比较”、“出生年龄”、“年龄变化”)及一个“图示作业”,调查了60名3.5~5.5岁儿童年龄认知的发生、发展情况,结果表明:3.5岁儿童处于年龄认知萌芽状态,4.5岁儿童年龄认知开始发生,5.5岁儿童的年龄认知已发展到较高水平。儿童年龄认知变化可用变化分割模型(简称CS模型)来解释。 相似文献
52.
53.
各种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依赖于其心理素质的水平 ,心理素质渗透在其他素质之中 ,其他素质的提高最后转化为心理素质。笔者认为对于医务人员良好的性格的培养、心理素质的提高 ,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 增强临床医务人员的自我健康意识精神病学家麦灵格乐认为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其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 ,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 ,敏锐的智能 ,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气质。”因此 ,医务人员应长期的坚持心理健康教育 ,认识到自己在自身健康状况上所处的主导和主动地位 ,自觉地接受和制定自我保健措施。2… 相似文献
54.
55.
采用“5/4模型”类别结构探讨了类别学习中样例量的预期作用。设置了两种学习条件(“知道样例量”和“不知道样例量”), 分别探讨两种学习条件下的学习效率、学习策略以及所形成的类别表征。106名大学生参加了实验, 结果表明:在类别学习中, 样例量的预期作用显著, 知道样例量组的学习效率高于不知道样例量组; 样例量的预期作用对类别学习效率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学习过程中使用的策略来实现的; 样例量的预期作用不影响两种学习条件的学习后形成的类别表征, 且两种学习条件的被试自始至终表现出样例学习的表征模式。 相似文献
56.
基本心理能力老化的认知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本心理能力老化机制是认知老化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横断研究与追踪研究表明, 感觉功能、加工速度、工作记忆等信息加工资源的衰退导致了基本心理能力的衰退。但由于相关研究不能进行因果推论, 基本心理能力老化的认知机制尚存在争论。因此本项目拟采用实验室研究和干预实验设计, 通过操纵感觉功能(知觉压力水平)、干预加工速度与工作记忆, 考察基本心理能力的年龄差异的变化, 以期为认知老化理论的深化和拓展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7.
预见是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或者需要什么的能力,是对未来自我状态进行的推理。该研究由两部分实验组成。实验1以3~5岁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Atance和Meltzoff(2005)的非言语研究范式,探讨了预见能力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4岁以后,幼儿能够根据未来的需要选择适宜的物品。实验2以4~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预见与抑制控制和心理理论能力的关系。结果发现,抑制控制对幼儿的预见能力存在直接的预测效力,而心理理论则是通过抑制控制作为中介变量间接地作用于预见过程。 相似文献
58.
59.
利用自我意识量表中的公众自我意识分量表和社交焦虑分量表,人际能力量表和青少年孤独感量表调查465名高中生,探索社会观点采择、公众自我意识和同伴交往中的人际能力对青少年情绪适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青少年社会观点采择和公众自我意识直接正向预测其人际能力和社交焦虑;人际能力分别负向预测青少年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人际能力在青少年的社会观点采择和孤独感之间,以及在公众自我意识和孤独感之间分别起完全中介作用;人际能力在青少年的社会观点采择和社交焦虑之间,以及在公众自我意识和社交焦虑之间分别起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社会观点采择以及公众自我意识对不同情境下的人际能力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讨论了从社会观点采择和公众自我意识出发,提高青少年人际能力,对缓解其孤独感和社交焦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