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人类胚胎伦理地位的道德两分法不具有合理性,应该从人类胚胎是“人的不完全态”着手分析他的发育连续性,并相应的考虑他的伦理地位。胚胎伦理学包含着内在的伦理悖论,所以道义论和效果论都不能很好地解决。考虑“人的不完全态”的连续统,提出了中庸主义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2.
人类胚胎干细胞是存在于人类早期胚胎中,具有发育多能性的细胞类型.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能够帮助科学家了解并治疗帕金森氏症、脊髓损伤等重大疾病.然而,由于提取人类胚胎干细胞的过程中需要摧毁胚胎,该研究从一开始就饱受伦理争议.本文将首先理清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争议的本质,对各种观点进行详细解析,进而判断代表我国民众的伦理观念,为构建适合我国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法律规制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3.
《学海》2021,(1):150-157
《民法典》将人体脱离物的部分问题划入人格权范畴,但是没有明确人体脱离物何时属于人格这一关键问题。当前有关人体脱离物法律属性的各种观点也都不能提供关于这一问题的圆满解决方案。人体脱离物在现代医学上具有生理功能可维持、脱离人体的原因多样化、存在状态易变等特殊性,传统的将人体脱离物归入单一民事权利的做法难以全面涵盖现代医学背景下人体脱离物所蕴含的法益。人体脱离物在物的属性之外,同时具有人格属性。基于物与人格之间共存与对立的关系,人体脱离物实际处于"可人可物"的待定状态。人体脱离物最终是成为"物"还是被纳入"人格",取决于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人体脱离物本身性质等因素的限制。人体脱离物法律属性的判断规则应从人体脱离物的生理功能、当事人主观意志以及医学管理规范等层面展开建构,而进一步的应用性分析表明,基于人体脱离物"可人可物"属性建立的判断规则,对于现实案件争议的解决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