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朱子与张栻仁说异同乃一聚讼纷纭之论题,在吸收时贤高论基础上,我们就此论题提出以下意见:其一,朱子、南轩各自作有《仁说》,彼此内容有同有异,易于混淆。其二,张栻始终坚持五峰的心之道说,朱子在己丑年间亦采用该说,壬辰前后采用性之德说,癸巳后完全确定为心之德说,此为朱子心性思想演变的必然反映。其三,朱子仁说包含《仁说》与《克斋记》,《克斋记》时间晚于《仁说》、内容优于《仁说》;天地生物之心与天地以生物为心不能作为判定朱、张仁说、朱子《仁说》与《克斋记》异同高下的根据,无论来源、内容还是使用,此二说皆无高低进退之分,差别仅在于表述之强调与平易、运用之特殊与普遍。其四,仁之名义与工夫是朱、张仁说的关切点,双方对此各有侧重而相互取益,张栻在名义剖析上受朱子影响,朱子则在为仁工夫上受张栻影响?手臁⒄拧叭仕怠辈⑽蕖笆じ骸敝郑驮谇写?砥砺中仍坚持了各自的学术立场,为儒家仁学的发展作出了各自贡献。  相似文献   
172.
元代巴蜀易学学者王申子,其思想具有折中调和、兼容并包的特点,反映了当时儒道融通、朱陆合流的学术趋势。他一方面认同即物穷理,另一方面提出"觉即复"的观点,主张一念发动当下返善,强调"发明本心",具有较强的心学意味。王申子还提出"几学"来解释"觉即复",在"几学"视野下可见从《易传》到程朱再到王阳明的知行观之间存在较为明晰的逻辑线索。在"几学"背景之下,王申子提出"本无"的本体论和"诚敬"的工夫论。可以看出宋元儒家吸纳佛道来完善自身话语系统,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向先秦儒学复归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3.
张三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道教传奇人物,关于他的籍贯,历来就有多种说法.作者赞同<明史>说"辽东懿州人",这是正确的.辽东懿州,即现在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乡.他在懿州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儒、释、道并修,创建了太极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道家学派.道教羽士那种孤云野鹤、栖无定所、到处为家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张三丰出生地有多种说法.  相似文献   
174.
从卫兵 《学海》2006,(6):140-145
中国的现代化思想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而19世纪80年代中期张謇在家乡兴办通海垦牧公司,则标志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韧。张謇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是在全面兴办农业的过程中产生的,并形成了独特的体系。探讨张謇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对我们在新世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75.
《中国宗教》2023,(10):28-29
<正>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浙江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发展反映时代要求、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文化,发展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多年来,浙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提出建设宗教中国化和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先行省的总体目标,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在实践中把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做深做实,努力把浙江省打造成我国宗教中国化高地,扛起中国式现代化先行示范的光荣使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  相似文献   
176.
对殷高宗的“修政改行”能否消除桑谷妖象,《论衡》呈现出彼此矛盾的叙述。王充对“政治能否影响物象”的问题提出了一套包容不同观念体系在内的复杂阐释。他将灾异区分为常态下的“无妄之变”与非常态下的“政治之灾”,认为君主是否应“修政改行”取决于不同时局下灾异的不同性质;又将物象变化区分出“运气”、“政治”和“礼俗”三层含义,分别对应“不改其政而救备其灾”、“修政改行”和“以礼禳灾”三种应对方法;他对“变复之家”持双重态度,认可其“物类相感”之道而反对其“灾异谴告”之说。本文认为,王充提出了一套“阴阳变和”的天人感应说,注重消灾手段的伦理意涵,教导君主应秉持恻隐忧民、遵循礼义、亲近贤哲诸原则以应对灾异。  相似文献   
177.
论《性自命出》对儒家人学思想的转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性自命出》意在调和心志与性情的矛盾,解决心无定志的问题,是孔子心志之学的自然延伸。但是,它却空前地注重了“性”、“情”的天赋性、本原性;性是情的本原、依托,情是性的激发、摇荡,二者互为表里,内外摩荡,构成了生命的活性之泉。正因为把性情视为生命的基质、根据和前提,所以,《性自命出》超越了孔子“与命与仁”的理论构架,而以以性情为基础、以天命为归依的“反善复始”思想,刷新了儒家心志之学的风貌,发展了儒家人学的理论,为思孟学派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8.
回台中乡间省亲,竟逢台风,道路多有阻隔,难以北归,就这样在台中老家住了下来.两宿三天,冒风雨,探望老师,又与昔时学生论谈些时;其余时间就固守在乡居书房里,随意翻读,"一省故旧",却也有着许多前朝珍品"出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79.
本文尝试从三一论的角度,指出在中国教会的现实处境中,将救恩理解为关系的恢复是必要而又可能的;并尝试从四个不同的向度指明救恩包括人与上帝关系的恢复,人与其它被造物关系的复和,人与未来关系的恢复,以及人与自我关系的恢复。上帝的救恩因此是上帝在耶稣基督里为人类以及整个被造的世界所带来的更新与复和。因着上帝的救恩,人可以进入一种全新的关系中,从而获得一个更完满的存在。对救恩的这种的理解既不与《圣经》的教导相背,也更具有包容性。  相似文献   
180.
《心理科学》2002,25(2):251-251
鉴于张厚桨教授、朱祖祥教授对中国心理科学的发展和中国心理学会建设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根据中国心理学会章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