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20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何仙姑卖药     
在胜似天堂的杭州西湖边上,一条桃红柳绿的林荫道旁,屹立着一间老字号生药铺,刻有“济世堂”三个金灿灿大字的黑漆匾额钉在店门上方。这间宝号“济世堂”的药铺,经营南北川广生熟药材。莫看它门面不大,药材品种却十分齐全。所有三千药料,八百丹方,都能在这里配齐。因而,这个药铺不但在杭州,就是在江浙一带,也是出了名的。整日顾客盈门,门庭若市。把一条踏青赏景的林荫道,变成了市肆一般。有一天,天气晴朗,清风徐徐。店门尚未打开,门口已经站满了等候买药的人。少顷,有一名头戴紫阳巾,身穿八卦衣的道士,在徐徐清风中飘然而来。只见他鹤顶龟背。  相似文献   
122.
123.
张三丰与他创建的全真新教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道教从金、元时代开始,逐渐形成两大教派,即正一教(天师教)和全真教。元末明初,全真、正一两大教派又有交流融合的发展趋势,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代表人物就是道教名师张三丰。他属于全真一系的道士,明代时,受成祖的慕仰,而三丰则避世隐居,踪迹不定,远行四方,以致声誉名震九州,成为吕洞宾以来最富有魅力的著名高道。  相似文献   
124.
中国道统意识自古有之,仁义之道构成了儒家道统思想的核心内涵.张栻主张传儒家圣人之道,认为"仁"为四德之长,强调以心性言仁、知仁而求仁;张栻论及儒家道统之传,推尊周敦颐、二程,上承孟子,在乾道年间,张栻已经形成周敦颐、二程、张载等北宋诸儒的道统思想;以儒家经典为载体、以书院为基地讲学授徒、立祠供祀倡扬儒家道统,重视义理解...  相似文献   
125.
元明道士张三丰,行踪游止神秘莫测。明永乐初,都给事中胡濙奉旨遍访三丰于秦陇蜀地。今甘肃陇南武都万象洞、成县金莲洞保留着几通(帧)与张三丰、胡濙行踪相关的明代碑刻、题壁,其中包括武都万象洞胡濙题诗墨书真迹和成县金莲洞张三丰题诗碑。这对考察张三丰、胡濙关陇行踪,探讨胡濙出使目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6.
正张謇是清末状元,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家。张謇出身寒门,饱受欺凌的父母为了让他尽早摆脱贫穷的窘境,幼年时就让他拜颇有名望的宋普斋为师。天资不是很好的张謇,学习也不是很用功。第一次参加州试后,一向严厉的宋普斋非常气愤,就把他叫到面前:你可知道这次考试成绩如何?今后又有什么打算?张謇知道自己考得很糟,低垂着头,大气不敢出,静候老师责罚。  相似文献   
127.
正东岳庙会作为江苏省昆山市东岳信仰的主要体现形式,历久弥新,既是宗教信仰和民间习俗的结合,也是道教在当代民间社会丰厚生命力的生动体现。江南是东岳庙分布范围广、数量多、密集程度高的地区,其信仰风俗流传至今,形成了独特的祠庙活动——东岳庙会。自古以来,苏州地区的东岳信仰就十分盛行。其中的昆山,无论是历史还是现今,其东岳信仰都具有一定典型  相似文献   
128.
张栻大举义利之辨,旨在指引人们克除不当利欲从而尽心知性、成就人道。因此他紧扣人之道德心性,立足于应然的层面及心性论和工夫论的双重视角,注重从"意之所向"即人的内在动机上,以顺性之无所为者与逆性之有所为者精微地界定和分判"义""利",由此凸显二者的紧张与冲突,并为守义制利的工夫实践奠立根基。此所谓"利"特指与理义相对的负面价值取向。他并未否定人的一切利欲,而是充分肯定了合理利欲的正当性,并认为一切合理的利欲都是理义本身的发用和表现。就此而言,张栻也有义利统一、义利交融的思想。对于如何守义制利,他主张"敬"(存养本心)"恕"(推扩本心)双修,即反己与外推相结合。由于学界对张栻理学中"义利"的广狭二义未加明确区分,以及未能确当理解其"天理人欲,同行异情"之论,以致其义利学说的真实意涵与特质难以得到确切显明。  相似文献   
129.
清代四川乐山存在着时间较长且跨越代际的文人扶乩现象。康熙末年,时任四川上川南道观察的汪锡龄通过扶乩的方式“跟随张三丰”修习丹道,并初步整理了与张三丰相关的文献。道光初,乐山儒学生员李西月效法汪锡龄,重新组织张三丰和吕洞宾乩坛。李西月以扶乩修习丹道之事,引起了当地众多退休高官和儒生文人的兴趣,他们纷纷加入其中,不仅建设了固定的乩坛活动场所,甚至发展出独特的宗派意识。汪锡龄、李西月等人虽然没有正式入籍道教,但是其修炼法门源自道教,并在宗派建构上有意向道教认祖归宗。研究明清时期的文人扶乩现象,可以为学界认识明清道教发展动向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