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谢瑞琪 《法音》2021,(3):35-43
《维摩诘所说经》云:"歌咏诵法言,以此为音乐。"[1]《金光明经玄义》云:"此娑婆国土,音声为佛事。"[2]《乐璎珞庄严方便品经》云:"若有众生乐向鼓、贝、箜篌、簧吹、箫、笛、歌舞音乐等乐,大德须菩提。我随如是诸众生等,所有悕望所求所乐一切给与。然后劝发无上道心。"[3]佛经典籍中有诸多关于音乐的描写,佛教对于音乐的重视不言而喻,实际上,原始佛教的主要传播手段便是口耳相传、口传心授。  相似文献   
72.
2018春联     
田素良 《天风》2018,(1):35-35
正~~  相似文献   
73.
正战化军教授继《管仲评传》之后,多年研究晏子的力作——《晏婴评传》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于2015年10月出版。《晏婴评传》作为作者精心打造的学术著作,由以下诸点即可洞察其创新之处与主要特点。一、《晏婴评传》是目前研究晏婴的最为完备的著作。共有七章,第一章"晏婴家世"论述了晏氏的起源以及晏氏族人在齐国的情况;第二章"姜氏季世",论述了晏婴所处的时代背景;第三章"晏婴仕齐",考述了晏婴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的  相似文献   
74.
《孔子研究》2016,(5):F0003-F0003
一、《孔子研究》是国际性中文学术期刊,园地公开,凡有关孔子、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专题研究之作及学术动态和书评,热诚欢迎。  相似文献   
75.
《中国穆斯林》2011,(6):9-9
宁夏西吉县伊斯兰教教职人员专题培训班于2011年10月8日在宁夏社会主义学院举办。全县500名开学阿匐将分5期接受专题培训。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长马三刚,区民委主任、宗教局长马力,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杨洪,固原市委常委、西吉县委书记周金柱,宁夏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倪立新,区党委统战部副巡视员兰德明出席了开班仪式。参加首期培训的有100名开学阿匐。  相似文献   
76.
佛言祖语     
《法音》2001,(3):J001-J001
  相似文献   
77.
为了总结、探讨中国(以至东亚)法兰克福学派研究的成就、问题和需要继续推进的空间,检思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以至东亚)的影响,关注法兰克福学派新近的发展,法兰克福歌德大学与广州中山大学于2008年9月25—28日在德国美茵河畔法兰克福市举办了“批判一理论一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的影响”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包括台湾)、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的40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的德方主办单位是:法兰克福歌德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汉学系、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中方的举办单位是广州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本刊将分期刊登数篇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8.
肖邦是音乐文化史中最伟大的旋律作家,把叙事曲作为一种器乐体裁为肖邦首创.他在波兰民族音乐的基础上,从欧洲各国的音乐文化中吸取养料来创造新型综合主题,把歌唱性的音调、舞曲的音调、富有语言表现力的宣叙性音调融合在一起.把声乐性和器乐性的特点融合在一起,用一个主题表现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内容.这种综合性主题表达多种内容是肖邦叙事曲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79.
内隐联想测验作为基于反应时范式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自1998年由Greenwald提出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因其本身具有一定局限性,近10年来,研究者们对这一方法进行了不断地修正和改进,先后发展出了GO/NO—GO联想任务、外部情感西蒙作业等;近几年又提出了单类内隐联想测验、单靶内隐联想测验和单属性内隐联想测验等,这些方法丰富充实了内隐联想测验,是对Greenwald提出的IAT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0.
《孔子研究》2020,(1):7-15
中国的"性"的思想,是对"人本来是何种存在"这一问题的中国式的质疑和解答。这是春秋末期以来中国思想史上最重要的论题之一。中国的"性"的思想主要讨论人"性"是善还是恶这一价值评价的问题,即战国时期儒家讨论的"性善说"、"性恶说"。到了西汉初期,在这些讨论中出现"性三品说"--即人生来分为上、中、下"三品"这一理论。自东汉至唐代,许多人以《论语》的《公冶长》《阳货》《雍也》为该理论的根据。本文从"性"的思想的诞生开始,关注春秋末期至唐宋时期约1500年间"性三品说"的成立、发展、消失的过程,提出《论语》的《公冶长》《阳货》《雍也》等不是经孔子之手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