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张君劢以"据旧开新"的方式,将传统儒家的"善"、"己"、"性"、"心"四大范畴作为基本理念和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顺应近代社会潮流走向,掘发古代德目新意,创造出"德智主义"、"族群本位"、"民族气节"三大新范畴,建立起独特的伦理思想体系,彰显了新儒家返本开新的理论特色。张君劢对儒家传统伦理思想的掘发对于现代新儒家的伦理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2.
孔涛 《管子学刊》2012,(2):58-60,98
本文通过析理《庄子》诸篇中“理”字的不同内涵,旨在论证老庄和庄子后学在道论、认识论和修养实践论三个层次上对“智”的不同态度,从而揭示出战国中晚期道家哲学的思维特点和思维嬗变.在道论上,庄子和老子都是可知论者;在认识论上老子“容智”,庄子“弃智”;修养实践论上老庄都主张“弃智”.庄子部分后学在三个层次上都主张绝对“弃智”,认为道是不可知的,比老庄更绝对化;部分后学在三个层次上都“容智”,其中吸收儒家和黄老之学的一部分后学转变为“主智”派,庄学特征已淡化.庄子后学对“理”的关注,表现出战国中晚期理性高扬的时代风貌和道家哲学由神秘主义向理性主义演化的思维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33.
儒佛关系历来是探索佛教中国化问题中的热点。在充分剖析魏晋南北朝儒佛关系论利弊得失的前提下,以实相为视域,详细地分析了智颧儒佛关系论的殊胜之处,认为智颧从实相层面破除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融合儒佛关系基石的形神依据,使儒佛关系从外在比附所寻得的雷同升华至内在义理的契合,从而为儒佛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34.
徐东来 《中国哲学史》2005,10(3):95-100
佛教是任何一个从事中国哲学研究的人都无法回避的内容.冯契先生在梳理中国哲学史的过程中,把那些可能影响人们思想的佛学理论进行了集中的阐述;他从把握性与天道关系的目的出发,对佛教"转识成智"理论进行了创新性的应用,完成了其广义认识论基础下由知识到智慧的哲学体系的构建.通过对其智慧学说与佛教"转识成智"理论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二者之间存在着某些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35.
王仲尧 《佛学研究》2004,(1):115-125
智yi在《摩诃止观》中讲到天台止观思想时,自称是根据《大集经》有关内容而提出三十六兽说,作为禅病对治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经过考证认为,智yi此说另有渊源,实际上并非出自《大集经》,而是出自古式书《六壬大全》。本文对晋代葛洪著《抱朴子》、《晋书》、隋代萧吉著《五行大义》、近年出土的六朝铜式盘,以及六朝时期佛教界人士熟悉三十六兽说等有关情况进行了考证,对智yi生活的时代三十六兽说在社会文化中的流行情况等进行了分析。最后,作者对《摩诃止观》中的三十六兽说与天台止观学说的关系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6.
现存《续藏经》中保存的“扬州智恺作”《起信论一心二门大意》和“青丘沙门见登之补”《大乘起信论同异略集》,是研究《起信论》在中日韩佛教流传形态的重要资料.本文通过考察《同异略集》的“序”、“后记”以及著作形态,确定为日本奈良东大寺华严宗僧人智憬的作品.其次,对《一心二门大意》和《同异略集》进行比较,发现二者的语句和叙述口气皆一致;而且,前者依华严思想诠释《起信论》,亦符合智憬的学术背景,故亦为智憬的作品.“智憬”的音读与“智恺”相似,所以智憬可能自己伪托为智恺,亦可能后来抄写的错误.最后,本文指出日本和韩国佛教的“伪托”现象,亦可能是二国佛教的“边地情结”所导致.  相似文献   
37.
朱子继承了程颐偏言仁与专言仁的思想,认为一方面仁是与义礼智并列的德性,另一方面仁又包含了义礼智在内,在前一种情况下,仁是爱之理,在后一种情况下,仁是心之德。朱子所说的心之德首先包含了得之于心的涵义;其次,心之德是兼性情而言的;再次,心之德包含了生意流行的意思在其中。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疏会发现,在仁学问题上,朱子对程颐的继承主要是形式上的,而对程颢的继承往往是内容上的,从哲学气质上来看,朱子的仁学更接近程颢的理论。  相似文献   
38.
释佛心 《法音》2014,(6):53-57
正前言千岩禅师[1],俗姓董,浙江萧山人,乃是天目中峰明本禅师之法嗣,属临济宗虎丘派。7岁入私塾,所学诸书,过目成诵,行为举止,循规蹈矩。年稍长,即入寺院,从授经师学习《法华经》,19岁时于灵芝寺落发受戒。朝廷三度派遣重臣,降香褒扬,赐予"普应妙智弘辩禅师"及"佛慧圆鉴大元普济大禅师"之尊号,并赐金襕法衣。千岩禅师圆寂于大元至正丁酉年(1357),春秋74岁,临终有辞世偈云:"平生饶舌,今日败阙;一句轰天,正法眼灭。"本文主要依据千岩禅师所撰《示众》文为主线,从短短近200  相似文献   
39.
张颔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代表他考古学成就的是《侯马盟书》,而他的《古币文编》则被誉为当今最为精当的金石文字工具书。张颔先生不像他所研究的古文字那样呆板,在生活中时时显露出了幽默多智,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更多了一份尊敬。  相似文献   
40.
1867年夏天,钢铁大王卡耐基正在欧洲大陆旅行,虽然所见所闻深深地吸引着他,但国内传过来的一个消息却让他不得不分了心。原来,为解决内战带来的交通困扰,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议案,要修建一条通向太平洋的铁路。并且,铁路已经在奥马哈动工,政府还计划要把这条线路推进到旧金山。敏锐的卡耐基意识到,为早日结束内战,政府修建铁路的完工日期一定会比预定的工期早,这条铁路到时一定会需要很多卧铺火车,他决定要争取这条加利福利亚大铁路的卧铺火车合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