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施雅敏 《天风》2003,(11):46-47
“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一个古老又耐人寻味的问题,我不知道别人为什么活着,我活着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爱。  相似文献   
112.
12年前,刘新还是一位下岗职工,然而,这位下岗工人是如何把“小土豆”做大,成为一个亿万富豪的呢?  相似文献   
113.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霍布斯鲍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人生经历对其信仰发生影响的标本.他是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一位亲身经历了20世纪历史的人.霍布斯鲍姆笔下的20世纪历史就是在保存他生活经历和对世事洞察的记忆.马克思主义是霍布斯鲍姆认识20世纪历史的方法.个人的经历直接对霍布斯鲍姆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观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4.
“喜欢用孩子的成就来为自己脸上贴金,是中国父母的一个‘陋习’。”一位有海外求学经历的母亲和“好孩子育儿网”的专家讨论了育儿走入误区的一些话题。在海外留学期间,这位妈妈在帮老外看孩子的兼职工作中,开始对自己曾受到的教育和中国父母的心态有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5.
青少年生活经历与社会适应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少年一般生活经历与社会适应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广州市三所中学的447名学生为被试,采用《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量表》和自编的《青少年生活经历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总体比较好,大部分在中等水平。存在年级的差异,初二得分显著高于高一,但两者交互作用不显著。(2)一般生活经历及其评价均与良好社会适应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3)学校活动和同学交往两个因子可以解释良好适应行为9.5%的变异;对学校活动的感觉、对家务劳动的感觉和对社会实践的感觉三个因子共解释良好适应行为9.8%的变异。结论青少年一般生活经历对良好社会适应行为预测最佳。  相似文献   
116.
宋琪  张璐  高莉芳  程豹  陈扬 《心理学报》2023,55(4):658-670
本研究基于压力认知评估理论,从理性认知视角探讨了职场上行比较存在的提升自我和贬损他人效应,以及驱动不同路径效应生效的边界条件和传导机制。本研究通过轮询设计,在3个时间点收集了来自60个团队240位成员的720份人际配对样本,并采用社会关系模型分析数据得出以下结论:在低水平绩效证明目标导向情况下,员工倾向于将上行比较对象评估为挑战,进而激发员工向上行比较对象的学习行为;相反,在高水平绩效证明目标导向情况下,员工倾向于将上行比较对象评估为威胁,进而驱使员工采取针对上行比较对象的社会阻抑。  相似文献   
117.
简单来说,一个人没有专长很难成功,但除了专业技能之外,成功还需要很多配合条件,这些条件就是你的“竞争力”。对于初入社会的新人来说,应该在25岁前积极强化下列十种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8.
韦长安 《天风》2003,(12):52-52
我的妈妈十几岁时开始信主,她是受到姨妈的影响而信主的。妈妈6岁时父母双亡,她的童年是灰色的。但慈爱的天父却在她的生命里洒满了阳光,也成为她坚固的保障。锻炼了她坚毅的性格和凡事依靠神的信心。 1975年3月,因着我的出生,给家庭带来了欢乐。爸爸妈妈将荣耀归给主。我小时候体质不是很好。尤其是四岁那年,在医院里昏迷了几天几夜,是爸爸妈妈在神面前恒切地祷告,才把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相似文献   
119.
一位生活窘迫的年轻人愁眉苦脸地到智者那希望智者能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120.
梅康均 《天风》2008,(3):38-39
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乎你拥有多大的才华或能力,乃在于你为社会群体“付出”了什么;一个人的存在如果无法成为别人的祝福,那么纵使他拥有再好的条件,也是枉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