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徐晓鸿 《天风》2017,(3):24-26
第三须怕父母,桓承父母,将比天尊及圣帝。 第三要紧的是敬重父母,恭敬地孝敬父母,将(他们)当做上帝和圣明的君主那样对待。 以若人先事天尊及圣上,及事父母不阙,此人于尊得福不多。 如果人能够先侍务上帝和皇上,与孝敬父母从不遗忘,这样的人因荷(他的)恭敬得到的福分必多。  相似文献   
82.
有一类诗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能够净化人们心灵的廉洁诗。明代曾任江苏巡抚的刘应麟,告老还乡之时,在府衙墙壁上留下了一首诗,以言心志。这首诗为:  相似文献   
83.
"以意逆志"与"王者之迹熄而诗亡"是孟子诗学的两大核心命题,随着历史与学术的演进而不断受到后世学者的阐释与再阐释。然而与后世的发明有所不同,《孟子》语境中的"以意逆志",是为针对《诗经》教学传承而发,"文""辞""志"的评价层次条理清晰,"意"指读者阅读理解之动态过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章说明了《春秋》类同于《诗经》的"文""辞""志"三层次,在此基础上强调"孔子作春秋"接续道统的重大文化意义。"迹熄"是对时代陵夷大势的形容,不可遽指为某一断限。此二题共同构成了孟子诗学思想的主体内容。回归原典,既要突破现代学科界限,亦需自觉明辨探求本义与理论新创之间的分野,唯此方能正本清源,接近先贤本相。  相似文献   
84.
《诗经》所包含的天的观念,构成了后世所面对的重要的思想资源。而《诗》学对这 一观念的不断诠释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引导了天的含义的演变。沿着《诗》和《诗》学的 线索,我们可以看到,天所呈现的秩序借由天生的意义而落于人性之中。在孟子、荀子以及 《诗论》对人性的讨论中,性的内涵有所不同。但性所固有的源自于天的内在秩序,都成为 人伦秩序及相应道德规范的依据。  相似文献   
85.
新发现的《孔子诗论》使我们对孔子《诗》说有了远超前人的认识。孔子《诗》说全面深刻把握《诗》旨,以《甘棠》为例,孔子以“报”一字总括,并层层解说其义。本文还就《甘棠》诗,梳理了自孔子《诗》说一直到汉代尤其关系本事的“传”的传承谱系。  相似文献   
86.
从诗学视角看古希腊哲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群 《世界哲学》2009,(5):18-25
本文首先检视了晚近十年国内古希腊文学研究的发展与现状,回顾并总结近十年国内古希腊经典作品和研究文献的译介情况,着重考察近年来国内新兴的古希腊诗学研究,尤为关注古希腊诗学研究的新取向。结合“诗与哲之争”的复杂关系,从诗学视角出发,重新思考古典诗学研究与古希腊哲学研究的关系及定位。本文指出,打破国内古希腊研究的学科分际,从诗学角度全面展开对古希腊经典的研究,对于推进国内古希腊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7.
春联     
  相似文献   
88.
论班图拉观察学习理论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了班图拉观察学习理论的特征:(1)强化与认知的结合,(2)行为主义的建构论,(3)交互决定论。作者认为,班图拉对心理学的杰出贡献是他发掘了观察学习这一前人所忽视的学习形式,给了观察学习以应有的地位。作者认为,班图拉在其观察学习的研究中,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以认知的术语阐述观察学习的过程与作用,且注重以人为被试的实验,因而对学习心理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9.
作光作盐     
役夫 《天风》1994,(8):2-3
一、盐的价值和功用 盐,是我们天天都离不了的,我们每天都要用它,因为我们的生命需要它。生命既需要盐,那么,盐就一定具有某种特殊的价值。盐的价值在哪里呢?盐有“味”。如果我们再深究一层——“味”又是什么呢?“味”  相似文献   
90.
董存义 《天风》1995,(4):21-21
汪占一老弟兄是呼和浩特教会归主多年的信徒。他有唱诗的恩赐,他的嗓音圆润、吐字清晰。同样的一首赞美诗,经他唱便使弟兄姊妹很受感动。他说:“唱诗不但发音要符合曲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