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8篇
  免费   0篇
  107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7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我的爷爷     
马婷婷 《天风》2004,(12):49-49
我的爷爷已经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了,可是身体却很硬朗。爷爷这一辈子吃了不少的苦,可是让我感到欣慰的是:爷爷在晚年信靠了主耶稣,享受到了人世间的真爱…… 我常常听爸爸讲起关于爷爷的一些事情:那时候,爷爷家过得很清贫,爷爷到了27岁才成了家,奶奶是个聋哑人,她为爷爷生育了六个儿女,不过六个儿女  相似文献   
862.
雇工?牧人?     
邵华 《天风》2002,(3):40-41
“雇工”,顾名思义,是指受雇用的工人,得他人的钱财为他人服务,是临时性的工人。有“雇工”就必然存在“雇主”,就是出钱让别人为自己做事,以货币购买劳动力的人。“牧人”则是指放牧牲畜的人;在基督教的思想里,  相似文献   
863.
冀慎杰 《天风》2002,(5):40-40
陈慧丽姊妹今年41岁,是浙江省鄞县洞桥镇耶稣堂的信徒。提起她,教内教外、左邻右舍的人无不交口称誉“介好!”(宁波方言“非常好”的意思) 一、孝敬婆婆的好媳妇陈姊妹的婆婆朱小娥长辈是一位信主30年的老信徒,信仰虔诚,灵命丰盛。在婆婆的言传身教下,陈姊妹于1988年归入主内,从此,她与婆婆同走一条路,同拜一位神。在奔走天国的道路上,婆媳二人彼此相爱,彼此勉励,心心相印,同甘苦、  相似文献   
864.
毕升 《天风》2002,(7):58-58
耶稣作为一个人子具备完整人性特点,给了我们一个崭新的性格感情模式,对人类进行性情上的修复与更新,使我们能够恢复神所赐的原有圣洁本色是基督的重要事工。我们来谈谈什么是基督的新性情、如何与基督的性情有份。  相似文献   
865.
若翰的父亲名叫匝加利亚,他是肋味支派亚郎的后代,是当时犹太人中阿彼雅班中的一位司祭。司祭团因亚郎的两个儿子厄肋哈匝尔和依塔玛尔所生二十四个儿子的数目自古以来分为二十四班的,他们轮流在圣殿行祭祀的职务,每班七天,任务完成了就回本家做自己的事情。若翰的母亲名叫依撒伯尔,由于司祭不允许娶其它支派女子的规定,可以知道他的母亲也是肋味支派。按《圣经》上的记载:“二人在天主前是义人,都照上主的一切诫命和礼规行事,无可指摘。”(路1:6)可是依撒伯尔素来没有生育,又上了年纪。按一般犹太人的想法,天主并没有赏给…  相似文献   
866.
李汶道 《中国宗教》2014,(11):20-20
对于基督徒来说,信仰力的建立,集中体现在教牧品质形象的树立,它直接关系到教会的信仰力,关系到教会形象的社会认同力。教牧是奉基督耶稣名宣讲福音的人,是讲道人,是信徒的榜样。从这一身份看,教牧信仰力首先是一种宗教信仰力,是对基督耶稣的认定与确信的力量,是对耶稣笃信与笃行的力量,是把耶稣的品质形象在生活中再现与实践的力量。归结起来即是:教牧信仰力就是耶稣的品质力量。  相似文献   
867.
《天风》2014,(2):16-17
经文:《马太福音》8章5节至13节《马太福音》8章5节至13节说的是耶稣治好百夫长的仆人。故事的开始是说耶稣来到迦百农,那里有位百夫长,请求耶稣为他的一位仆人治病。按照圣经记载,在这之先,耶稣作了"登山宝训",下了山,一个长大麻风的人来求见耶稣,并说"主若肯,  相似文献   
868.
羊与狗     
陈志华 《天风》2014,(2):29-29
耶稣无论走到哪里,有着不同需要的人们总是围绕着他。面对渴望医治的眼睛,如羊走迷的灵魂,耶稣总是"动了慈心",出手相救。一次,耶稣来到推罗、西顿境内,一位迦南妇人因为女儿被鬼附得甚苦,求助无门,便寻求耶稣的拯救。与往常不同的是,耶稣非但没有热情回应,满足其所求,倒是"一言不答",毫不理睬。在妇人持续的求救之下,耶稣更是讲出一句匪夷所思的话:"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参太15:24-26)以色列人自喻是神家的羊,为耶和华所牧养,这不难理解。但耶稣在此明显将外邦的迦南妇人比喻成狗,一般而言,这轻则是欺侮羞辱,重则是种族歧视。我们到底应如何理解耶稣口中的狗?  相似文献   
869.
雪峰 《天风》2012,(8):54-55
《路加福音》12章记载:耶稣正在讲道时,"众人中有一个人"打断了他的话,迫不及待地说:"夫子,请你吩咐我的兄长和我分开家业。"(参路12:13)在巴勒斯坦,人们遇到经济纠纷时,习惯请求德高望重的拉比出面调解。因此,这个人找到了身为拉比的耶稣。不过,耶稣却不愿意卷入这个事件,因为这并不是他的使命,所以他义正词严地声明:"你这个人,谁立我作你们断事的官,给你们分家业呢?"  相似文献   
870.
天父的接纳     
郑慧 《天风》2004,(7):38-39
从慈父接纳浪子的比喻中,我们看到了天父藉着圣子耶稣无条件的接纳,天父对我们的接纳,乃是要求我们对别人的接纳--路加福音15章被称为"福音中之福音",而其中"浪子的比喻"被称作"世上最伟大的短篇故事"。或许更确切地说,这故事应称为"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