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5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为探讨父母教育卷入与学龄期儿童数学焦虑之间的纵向联系及内在作用机制,从山东省聊城市两所普通小学选取1734名三、四年级学生,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1)T1父母教育卷入能够显著负向预测T2儿童数学焦虑,但T1儿童数学焦虑对T2父母教育卷入的预测不显著;(2)在同一时间点上,儿童数学态度在父母教育卷入与儿童数学焦虑之间发挥显著中介作用;(3)在不同时间点上,儿童数学态度的中介作用仍然成立,表明儿童数学态度的中介作用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该结果强调了父母教育卷入对学龄期儿童数学焦虑变化的重要作用,亦为从父母教育卷入和数学态度角度降低儿童的数学焦虑水平提供了初步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32.
群际态度是人们对于某一群体的喜欢或不喜欢,包括外显群际态度和内隐群际态度,它是一个群体对另一群体正负连续体的评价。群际信念是人们对某一群体特性的刻板印象。以往研究认为,群际态度和群际信念是耦合关系,相互影响,相倚存在。但群际态度和群际信念也存在分离性证据,即存在矛盾性和非统一性。为何形成耦合或者分离,文化定型论、群际态度补偿机制(低地位群体的创造策略、高地位群体的慷慨策略),以及认知差别等都成为调节性平衡点。探讨群际态度和群际信念的分离性关系和作用机制对于干预和消弭群际边界与群际冲突,缓和群际关系具有深远影响,可以支持其独立路径予以针对性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133.
地域歧视现象的存在是违背和谐社会理念的,人们对此现象是什么态度?研究以费施贝因和阿扎吉提出的理性行为模型理论为基础,选取网络上最活跃的大学生为样本,编制了大学生地域歧视现象态度量表,构建了对地域歧视现象态度、对地域歧视者态度和对被歧视者态度3个维度。通过整理访谈资料、参考相关量表、专家讨论等方法编制条目。选取358名被试进行预测试,617名被试正式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地域歧视现象态度量表建构的3个维度结构合理,量表的项目分析、探索性分析和验证性分析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是测量中国大学生地域歧视现象态度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34.
本研究考察了50~80岁说普通话的中老年人对普通话声调T2—T4的范畴化感知表现,探究影响声调范畴化感知老化的因素。采用经典范畴感知范式。结果显示,(1)中老年组所有年龄段(50~60岁、60~70岁、70~80岁)的范畴边界宽度都显著大于年轻组,但中老年组间差异不显著。(2)中老年人范畴边界宽度与记忆广度测试得分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年龄的相关性不显著。(3)和年轻组相比,中老年组范畴内识别函数的斜率差异显著,而范畴间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中老年人声调感知范畴化程度下降,音系层面的加工能力发生衰退,记忆广度的衰退与声调范畴化感知老年化之间存在关联。此外,50到80岁间,年龄不会直接影响声调感知范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5.
整体运动知觉存在年龄相关的衰退,然其老化的视觉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分别招募34名青年人和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点阵范式,首次以动态速度为外部噪声考察了这一问题。结果发现,老年组整体运动一致性阈值显著高于青年组,且中等速度下的差异较小,证明整体运动知觉存在老化效应,且老化程度受到速度的影响。对两组数据进行知觉模板拟合发现,以青年组为基准,老年组表征内部加法噪声和排除外部噪声能力的 Aa 和 Af 均大于1,且 Aa >> Af ,提示老年人整体运动知觉的衰退可能源于其内部加法噪声的增强和排除外部噪声能力的减弱,其中内部加法噪声的增强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6.
李永占 《心理科学》2022,45(4):888-895
以946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暴力视频游戏接触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 暴力视频游戏接触正向预测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2) 特质愤怒在大学生暴力视频游戏接触与其网络攻击行为及暴力态度的关系中均具有调节作用;(3) 暴力态度不仅部分中介了大学生暴力视频游戏接触对其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而且部分中介了特质愤怒与暴力视频游戏接触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7.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小胶质细胞(MI)的慢性炎症反应有关.老化的M1通过释放炎症介质导致多巴胺(DA)神经元大量死亡,帕金森病临床发病.因此澄清MI老化的原因对于了解PD发病及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8.
目前,全球每6个人中便有一个残疾人,其中智障人群占相当比例.智障人群作为社会生活中的特殊群体,因其认知能力受限,其生活面临诸多实际困难,导致健全人群对其容易形成负性态度.文章从普通公众和智障者服务人员两个方面评述了健全人群对智障者的态度特性及其干预策略的相关研究,并从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9.
该研究采用不同加工任务的间接测量方法,探讨不同心理一致感水平初中生对压力的外显认知倾向和内隐态度激活程度。结果表明:1)初中生较为稳定的积极认识和反应倾向在他们关于压力的外显认知加工中起了更为显著的作用;2)不同加工方式的虚惊率差异表明存在着初中生对压力情境的内隐态度,且这种无意识认知较为消极。  相似文献   
140.
在自为的伦理不得不借助于外在制度约束的时代,现代社会道德个体的生存异常艰难,其所面临的是一种与“伦理真实的消亡”相伴而生的多文化因素交织、多值域情景共在、多权变随机制约的巨型“复杂社会”的情境.复杂社会充满了伦理的偶然和道德(动机、选择)的无常,甚至连基本的道德行为之确当与否的辨识和寻常事件的道德判断实践等都变成了一种无所适从的难言的尴尬.现代社会个体该如何“道德地存在”,才能获得作为健全的道德主体之应有的美好的道德生活体验和道德人格尊严?无疑,我们时代需要一种恰当而果敢的道德作为态度,促使“元规范本位的抽象教化的方式”转化为道德情感自主生成的“情景亲历和境遇体验的方式”,虽然后者常常是要付出难以言表的沉重的身心苦痛和代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